[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铣削喷丸复合加工一体机的切屑丸粒分离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0904.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乔阳;牛金涛;王相宇;仇文豪;马欢欢;郭璇;胡云鹏;董德龙;蒋永;潘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P15/0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铣削 复合 加工 一体机 切屑 分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铣削喷丸复合加工一体机的切屑丸粒分离方法及装置,包括工作台外壁、排屑装置、收集装置、油箱装置,所述工作台外壁下部设置有排屑装置,所述排屑装置下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排屑装置后侧设置有油箱装置。本发明针对解决铣削喷丸复合加工过程中零件铣削时产生的切屑与喷丸的丸粒混合后,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人工分离切屑和丸粒来保证丸粒的二次利用,进而造成劳动力的浪费和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有效提高了切屑丸粒分离速率和避免了劳动力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设备清洁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铣削喷丸复合加工一体机的切屑丸粒分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零件在进行铣削喷丸复合加工后会产生大量的切屑和丸粒,且切屑和丸粒会混合在一起,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将切屑和丸粒彻底分离,而且清理起来比较麻烦效率极低,会浪费较多的时间和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铣削喷丸复合加工一体机的切屑丸粒分离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铣削喷丸复合加工一体机的切屑丸粒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工作台外壁、排屑装置、收集装置、油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外壁(1)下部设置有排屑装置,所述排屑装置下部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排屑装置后侧设置有油箱装置;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切屑碎屑收集箱(2)、二级过滤孔板(3)、切屑收集箱(4)、丸粒收集箱(5)、二级过滤孔板(6),所述切屑碎屑收集箱(2)位于排屑装置的右侧,所述切屑碎屑收集箱(2)中部设置有二级过滤孔板(3),所述切屑收集箱(4)位于排屑装置的前方,所述丸粒收集箱(5)位于排屑装置的左侧,所述丸粒收集箱(5)中部设置有二级过滤孔板(6);
所述油箱装置包括控油系统箱(7)、回油管(8)、进油管(9)、回油管(10),所述控油系统箱(7)位于排屑装置后方,所述回油管(8)位于控油系统箱(7)的右侧,所述进油管(9)位于控油系统箱(7)的前方,所述回油管(10)位于控油系统箱(7)的左侧;
所述排屑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1)、输送轴(12)、输送螺带(13)、一级过滤孔板(14)、分离室(15),所述驱动电机(11)与输送轴(12)固定联接,所述输送轴(12)的外壁均匀设置有输送螺带(13),所述输送轴(12)下部设置有一级过滤孔板(14),所述一级过滤孔板(14)下部设置有分离室(15),所述分离室(15)右上部设置有切屑碎屑排泄口(16),所述分离室(15)左下部设有丸粒排泄口(17),所述丸粒排泄口(17)处设置有排泄门(18)。
优选的,所述回油管(8)与切屑碎屑收集箱(2)相连通,所述进油管(9)与分离室(15)相连通,所述回油管(10)与丸粒收集箱(5)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离室(15)左下部丸粒排泄口(17)通过合页(19)连接排泄门(18),所述切屑碎屑排泄口(16)开口倾斜向下,所述分离室(15)底部左侧低右侧高。
一种基于铣削喷丸复合加工一体机的切屑丸粒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零件完成铣削喷丸复合加工后,让切屑和丸粒沿工作台外壁(1)充分流入到排屑输送管中,关闭丸粒排泄口(17)处的排泄门(18);
步骤2、打开驱动电机(11)带动输送轴(12)转动,将被一级过滤孔板(14)挡在板上方的大部分切屑排入到切屑收集箱(4)中,丸粒和体积较小的切屑碎屑通过一级过滤孔板(14)进入下方的分离室(15)中;
步骤3、打开控油系统箱(7),通过进油管(9)将煤油排入到分离室(15)中,因丸粒和切屑碎屑密度的不同,丸粒处于煤油下方而切屑碎屑漂浮在煤油表面,持续排油直至煤油液面高于切屑碎屑排泄口(16)高度,进而从排泄口处流进切屑碎屑收集箱(2)中;
步骤4、打开丸粒排泄口(17)处的排泄门(18),让丸粒跟随煤油流进丸粒收集箱(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0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