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道快速消黑除臭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2329.9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张克勤;董伊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快速 除臭 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快速消黑除臭的药剂,所述消黑除臭的药剂包括枯草杆菌10~30份、地衣芽孢杆菌5~15份、多粘芽孢杆菌8~20份、硝化杆菌15~30份、斯氏杆菌10~20份、亚硝酸菌5~15份、硝酸菌10~20份、假单细胞菌属10~30份、淀粉酶50~80份、蛋白酶20~40份、脂肪酶30~70份、麦芽糖酶60~100份、重金属消除剂80~140份。通过多种菌种进行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河道消除黑臭的效率,且通过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石灰粉使重金属离子产生沉淀,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粉末和石灰粉协同作用,能够快速去除水中的重金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河道快速消黑除臭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河道已演变为黑臭河道。在我国许多城市,河道有机污染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城市污水直排河道,流经城镇河段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均成为我国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一个极端状态,其本身的特点也与其他状态有很大不同。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
目前,现有技术中消除河道黑臭的药剂,都是单一菌种制成的,在使用时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较低,且无法消除黑臭河道内的重金属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快速消黑除臭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消除河道黑臭的药剂,都是单一菌种制成的,在使用时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较低,且无法消除黑臭河道内的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快速消黑除臭的药剂,所述消黑除臭的药剂包括枯草杆菌10~30份、地衣芽孢杆菌5~15份、多粘芽孢杆菌8~20份、硝化杆菌15~30份、斯氏杆菌10~20份、亚硝酸菌5~15份、硝酸菌10~20份、假单细胞菌属10~30份、淀粉酶50~80份、蛋白酶20~40份、脂肪酶30~70份、麦芽糖酶60~100份、重金属消除剂80~140份。
优选的,所述消黑除臭的药剂包括枯草杆菌10份、地衣芽孢杆菌15份、多粘芽孢杆菌20份、硝化杆菌30份、斯氏杆菌10份、亚硝酸菌5份、硝酸菌20份、假单细胞菌属10份、淀粉酶50份、蛋白酶40份、脂肪酶70份、麦芽糖酶60份、重金属消除剂80份。
优选的,所述消黑除臭的药剂包括枯草杆菌20份、地衣芽孢杆菌10份、多粘芽孢杆菌14份、硝化杆菌24份、斯氏杆菌15份、亚硝酸菌10份、硝酸菌15份、假单细胞菌属20份、淀粉酶65份、蛋白酶30份、脂肪酶50份、麦芽糖酶80份、重金属消除剂110份。
优选的,所述消黑除臭的药剂包括枯草杆菌30份、地衣芽孢杆菌5份、多粘芽孢杆菌8份、硝化杆菌15份、斯氏杆菌20份、亚硝酸菌15份、硝酸菌10份、假单细胞菌属30份、淀粉酶80份、蛋白酶20份、脂肪酶30份、麦芽糖酶100份、重金属消除剂140份。
优选的,所述消黑除臭的药剂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枯草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硝化杆菌、斯氏杆菌、亚硝酸菌、硝酸菌、假单细胞菌属的菌种放入培养基中分别进行单独培养;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培养好的菌种接种至装有体积为10~30倍的培养基中进行统一活化培养;
步骤三、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发酵罐内进行发酵扩大培养;
步骤四、在培养完成后向菌种内加入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麦芽糖酶,在常温下混合干燥,得到菌种制剂;
步骤五、将重金属消除剂与菌种制剂进行1:1混合,得到成品药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活化培养是在常温下培养2~4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碧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2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