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料制备环保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2771.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贯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B28B17/02;B28C5/08;B02C1/00;B02C23/00;B02C23/14;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建筑 垃圾 再生 制备 环保 方法 | ||
1.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料制备环保砖的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料制备环保砖的设备,该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料制备环保砖的设备包括底座(1)与破碎装置(2),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料制备环保砖的设备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时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准备作业:对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料制备环保砖的设备进行调试;
步骤二、建筑垃圾破碎处理:先启动破碎装置(2),然后将收集来的建筑垃圾分量从进料槽(21)处投入到破碎装置(2)内,破碎装置(2)便会对建筑垃圾进行多级破碎处理,然后破碎完成的建筑垃圾被收料槽(22)统一收集起来;
步骤三、环保砖原料制备:将步骤二中破碎完成的浇筑垃圾与水泥按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使用现有的搅拌设备将混合物搅拌均匀;
步骤四、环保砖倒模成型:将步骤三中制得的建筑垃圾和水泥的混合物倒入到现有的环保砖制作模具内,然后等到模具内的混合物自然硬化后,将硬化后的混合物从模具中取出,便可以制得环保砖;
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破碎装置(2);其中:
所述破碎装置(2)包括破碎框体(20)、进料槽(21)、收料槽(22)、破碎滑杆(23)、破碎夹板(24)、破碎顶齿(25)、筛料单元(26)、驱动单元(27)与破碎挡板(28),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破碎框体(20),破碎框体(20)上端面设置有进来槽,破碎框体(20)下端面中间设置有收料槽(22),破碎框体(20)内部延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破碎滑杆(23),且每组破碎滑杆(23)在破碎框体(20)内从上往下均匀横向排布,破碎滑杆(23)上滑动设置有破碎夹板(24)且二者之间连接有破碎弹簧,每组破碎滑杆(23)从上往下滑动设置的破碎夹板(24)长度均匀增加,同一组的破碎夹板(24)远离破碎框体(20)中心位置的一端对齐,同一组的破碎夹板(24)靠近破碎框体(20)中心位置的另一端从上往下呈阶梯状,且破碎夹板(24)靠近破碎框体(20)中心位置的一端从上往下横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破碎顶齿(25),两组破碎滑杆(23)上相对位置设置的两个破碎夹板(24)下方位置设置有筛料单元(26),破碎框体(20)延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驱动单元(27),破碎夹板(24)与驱动单元(27)配合接触,破碎框体(20)内部延其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破碎挡板(28)且破碎挡板(28)呈倾斜设置,每组破碎挡板(28)从上往下均匀设置,位于破碎框体(20)内同一水平位置相对的两个破碎挡板(28)位于筛料单元(26)的两端;
所述筛料单元(26)包括筛料滑杆(260)、筛料板(261)、弹性板(262)、筛料滚轮(263)、筛料支杆(264)与筛料凸块(265),两组破碎滑杆(23)上相对位置设置的两个破碎夹板(24)下方位置对称设置有筛料滑杆(260),且位于破碎框体(20)内的所有筛料滑杆(260)形成倒等腰梯形结构与两组破碎滑杆(23)靠近破碎框体(20)中心位置的另一端从上往下形成的阶梯状相对应,筛料滑杆(260)中间滑动设置有筛料板(261)且二者之间连接有筛料弹簧,位于破碎框体(20)内相对位置的两个筛料板(261)之间通过弹性板(262)连接,所述弹性板(262)为弹性材料制得可以被拉伸,筛料滑杆(260)两端对称设置有筛料滚轮(263),破碎夹板(24)远离破碎框体(20)中心位置的一端对称设置有筛料支杆(264),破碎框体(20)与筛料支杆(264)横向滑动连接,筛料支杆(264)一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筛料凸块(265),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筛料支杆(264)一端的筛料凸块(265)呈交替设置,筛料滚轮(263)与筛料凸块(265)配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料制备环保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组所述破碎夹板(24)靠近破碎框体(20)中心位置的另一端设置的破碎顶齿(25)的数量从上往下均匀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贯,未经王小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27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