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DC12的高强度抗老化铝合金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3551.0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乐;周文义;李若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苑县中久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07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dc12 强度 老化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制备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ADC12的高强度抗老化铝合金制备方法,S1:按照组分称取原料,其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Al余量、Cu:1‑3%、Si:10‑12%、Mg:0.1‑0.3%、Zn:0.5‑1%、Fe:0.6‑1.2%、Mn:0.2‑0.5%、Ni:0.2‑0.5%、Sn:0.1‑0.2%、Ca:0.01‑0.03%、Pb:0.01%、Cd:0.001‑0.002%、Pt:0.1‑0.3%、Ti:0.1‑0.3%、Au:0.001‑0.002%;S2:取原料进行熔铸,检测溶液内Fe的含量,根据用户需求增加Fe的用量;S3:将溶液导入到模具内,形成铸锭,并采用风扇和冷却液的配合对铸锭进行降温;S4:挤压成型,并经过热处理;通过在ADC12的基础上增加了Pt、Ti和Au的三种元素,增加了整体的耐腐蚀性,在高温下金属则降低了氧化和高温蠕变的情况,并且在制备方法中加入适量的Fe元素,可改变整个铝合金的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ADC12的高强度抗老化铝合金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铝合金除具有铝的一般特性外,由于添加合金化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又具有一些合金的具体特性。铝合金的密度为2.63~2.85g/cm,有较高的强度(σb 为110~650MPa),比强度接近高合金钢,比刚度超过钢,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可作结构材料使用,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建筑、机电、轻化和日用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ADC12是日本牌号,又称12号铝料,Al-Si-Cu系合金,是一种压铸铝合金,适合气缸盖罩盖、传感器支架、缸体类等,执行标准为:JIS H 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
现有的铝合金在室温下强度硬度高,但其抗老化性差,高温软化快。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DC12的高强度抗老化铝合金制备方法,具备粘性检测和硬度检测的优点,解决了抗老化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DC12的高强度抗老化铝合金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组分称取原料,其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Al余量、Cu:1-3%、 Si:10-12%、Mg:0.1-0.3%、Zn:0.5-1%、Fe:0.6-1.2%、Mn:0.2-0.5%、Ni:0.2-0.5%、Sn:0.1-0.2%、Ca:0.01-0.03%、Pb:0.01%、Cd:0.001-0.002%、 Pt:0.1-0.3%、Ti:0.1-0.3%、Au:0.001-0.002%;
S2:取原料进行熔铸,检测溶液内Fe的含量,根据用户需求增加Fe的用量;
S3:将溶液导入到模具内,形成铸锭,并采用风扇和冷却液的配合对铸锭进行降温;
S4:挤压成型,并经过热处理;
S5:进行表面处理:打磨、碱洗、水冲洗、抛光、水冲洗、喷涂、烘烤、真空电镀的处理路线,得到抗老化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S2中的熔炼温度为850-900摄氏度,熔炼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所述S2中在加入适量的Fe元素金属后,检测溶液中粘性的程度。
优选的,所述S3中铸锭至于600摄氏度下保温2-3小时后,在通过风扇和冷却液的配合对铸锭进行降温。
优选的,所述S4中降温后的铸锭进行硬度检测,检测后对铸锭进行挤压成型。
优选的,所述S1中原料导入到熔炼炉中,采用搅拌机构搅拌,搅拌时间为1-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苑县中久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清苑县中久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3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