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中管制语音降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3991.6 | 申请日: | 202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9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顾毅陶;李鑫;王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麦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L21/0224;G10L21/0232;G06N3/08;G06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空中管制 语音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中管制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降噪音频,将其转换为16bit 、16kHz的脉冲编码调制(PCM)音频数据;
S2:将S1生成的PCM音频数据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由时域转换为频域;
操作如下: 首先将S1生成的PCM音频数据进行分帧加窗处理,然后对每帧数据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之后,就完成了音频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生成待降噪频谱信息;同时,对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时分离得到的相位信息进行保留,用于后续操作;
S3:建立深度网络模型;
S4:建立空管音频训练数据集和标签数据集;
首先,选取信噪比良好的空管音频和原始空管噪音,将信噪比良好的空管音频进行预处理,得到标签数据集;
然后,对空管音频进行随机加噪处理,将上述信噪比良好的空管音频与原始空管噪音随机加噪合成,得到拟合真实情况的空管音频训练数据集;
S5:利用步骤S4生成的训练数据集训练深度网络模型得到降噪模型;
S6:将步骤S2生成的待降噪频谱信息输入上述降噪模型,得到降噪后的频谱信息,并将降噪后的频谱信息与步骤S2分离得到的相位信息进行点积操作,然后通过逆短时傅里叶变换(ISTFT)生成降噪音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中管制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S1所述的待降噪音频,为已经切分好长度不超过16s的音频片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中管制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对数据进行分帧加窗处理,包括:分帧处理,设置10ms为一帧,并且在最后一帧处加1作为补偿帧,保留音频边界信息;采用汉明窗加窗处理,窗口长度设为512以便计算;其中帧移设为128,相邻帧之间拥有重叠部分,这会进一步保证音频信号的数据完整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中管制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所述的深度网络模型为多层采样结构,每个采样层都包括下采样和上采样,多层下采样由上向下从第一层依次向最后一层传递数据,多层上采样由下向上从第一层依次向最后一层传递数据,第一层下采样与最后一层上采样处于同层,最后一层下采样与第一层上采样处于同层,在每个采样层之间都有长连接层进行特征提取,同层上采样和下采样的输出数据的维度相同;
将经过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音频信息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先经过若干个下采样模块,完成下采样的过程;然后经过若干个上采样模块,完成上采样过程,最后由1*1的卷积模块进行全连接操作,对提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降噪音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中管制语音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采样模块均为深度卷积模块;下采样模块包含卷积模块,池化层和激活函数层,并使用正则层对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上采样模块包含上采样操作(Upsample),卷积模块,激活函数层,正则层,采用双线值插法补全上采样信息,保持音频数据的平滑性;
激活函数层采用ReLU激活函数进行非线性处理,用来增加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表达,正则层对数据进行正则化处理,可以加快模型收敛速度,防止随着神经网络层数的增加而产生的梯度爆炸或者梯度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麦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麦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39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