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行李箱消毒安检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4086.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凌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财经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5/18 | 分类号: | B65G45/18;B65G45/22;B65G45/24;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胡林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行李箱 消毒 安检 机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行李箱消毒安检机器,包括:主传送带和架设在主传送带上的安检支架,安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扫描行李箱并获取内部图像信息的扫描设备,以及消毒液供液系统;其中,安检支架上竖直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横向伸缩臂,横向伸缩臂的中部设置有纵向伸缩臂,横向伸缩臂的两端竖直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第一夹板,纵向伸缩臂的两端设置有可纵向移动的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用于向行李箱上端面和左右两侧面喷洒消毒液的第一喷头,第二夹板上设置有用于向行李箱上端面和前后两侧面喷洒消毒液的第二喷头;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均与消毒液供液系统连接。本申请可实现对行李箱在安检的同时进行消毒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行李箱消毒安检机器。
背景技术
行李箱安检机是借助于输送带将被检查行李送入X射线检查通道而完成检查的电子设备。行李进入X射线检查通道,将阻挡包裹检测传感器,检测信号被送往系统控制部分,产生X射线触发信号,触发X射线射线源发射X射线束。一束经过准直器的扇形X射线束穿过输送带上的被检物品,X射线被被检物品吸收,最后轰击安装在通道内的双能量半导体探测器。探测器把X射线转变为信号,这些很弱的信号被放大,并送到信号处理机箱做进一步处理。
由于需求的增加,在一些场所需要对行李箱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行李箱安检机不具备消毒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箱消毒安检机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行李箱安检机不具备对行李箱进行消毒的功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箱消毒安检机器,包括:主传送带和架设在所述主传送带上的安检支架,所述安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扫描行李箱并获取内部图像信息的扫描设备,以及消毒液供液系统;其中,所述安检支架上竖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横向伸缩臂,所述横向伸缩臂的中部设置有纵向伸缩臂,所述横向伸缩臂的两端竖直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第一夹板,所述纵向伸缩臂的两端设置有可纵向移动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用于夹持行李箱的左右两侧并使其位置摆正,所述第二夹板与行李箱的前后两侧对应,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用于向行李箱上端面和左右两侧面喷洒消毒液的第一喷头,第二夹板上设置有用于向行李箱上端面和前后两侧面喷洒消毒液的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均与消毒液供液系统连接。
优选地,主传送带上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行李箱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端面间隔设置有滚珠和支撑块,所述滚珠与所述支撑条转动连接,滚珠上端面与支撑块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第一夹板的相对面设置有柔性夹持部,所述柔性夹持部沿纵向设置,所述柔性夹持部包括呈半圆柱形的胶套以及位于所述胶套内的弹性支撑条。
优选地,第一夹板相对面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夹板相对面设置有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横向伸缩臂、纵向伸缩臂、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动作。
优选地,横向伸缩臂包括第一丝杠传动机构和第二丝杠传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夹板分别与第一丝杠传动机构和第二丝杠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纵向伸缩臂包括第三丝杠传动机构和第四丝杠传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二夹板分别与第三丝杠传动机构和第四丝杠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第二夹板的相对面横向设置有主喷淋管,所述第二喷头设于所述主喷淋管上;所述第三丝杠传动机构和第四丝杠传动机构相接处设置有第三喷头,用于向行李箱上端面的中部喷洒消毒液。
优选地,升降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安检支架上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横向伸缩臂连接。
优选地,主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主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集液池,所述集液池的尺寸大于所述主传送带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财经学院,未经宁波财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组件、线缆插头以及线缆组件
- 下一篇:微型皮拉尼真空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