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350.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3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方前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7/10;G06F21/32;G06Q10/08;G16Y10/40;G16Y20/20;G16Y40/10;G16Y40/6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王洪霞 |
地址: | 629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慧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属于园区管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包括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器、园区管理后台、管理者APP和物联标记枪,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器包括远程数据库、卫星通讯与传输模块、计算机集群和AI管理系统,AI管理系统由深度卷积网络搭建而成,AI管理系统基于计算机集群运行,物联标记枪包括有枪体、无线通讯模块、FRID读写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触控显示屏、物联牌发放单元及物联牌,可以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园区仓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物流周转周期长、周转效率低下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区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园区正是国内各类成熟园区转型升级的典范,智慧化不仅提升园区吸引力,而且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顺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这是传统产业园区所不具有的。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智慧园区旨在通过“感知”系统,在传统园区各单一系统间实现“互联”,并通过多维度“智能”分析,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IT技术有效整合,使园区基础设施运行更加智能、绿色;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为园区的入住单位、个人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生产、生活服务。
为调整经济产业结构,集聚产业优势,我国大力发展的园区经济,形成了我国地域经济的增长极。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传统的建筑智能化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数据采集孤立,系统联动难以实现,无法实现高效、便捷的集中式管理,运营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可通过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器、园区管理后台、管理者APP和物联标记枪,实现园区的进出货柜及车辆的智能化管理,园区管理后台通过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器实时校检进出货柜及车辆的物联信息,由物联标记枪的无线通讯模块对进园的货柜及车辆的报备数据接收,并通过FRID读写模块对物联牌进行FRID数据进行注写,同时由物联牌发放单元将注写好的物联牌发放至货柜及车辆上,便于管理者对货柜及车辆进园的路径及存储仓库的安排,在后期管理中,管理者通过物联标记枪的FRID读写模块对园区内的货柜及车辆上的物联牌进行数据调取和查看,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至园区管理后台,园区管理后台校检数据后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器,对管理者APP进行数据反馈,实行园区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园区仓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物流周转周期长、周转效率低下的现象。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方前,未经陈方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