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缩变形的薄壁多腔构件校形的模具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4374.8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初冠南;林才渊;曹梦凯;孙振钦;郭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6 | 分类号: | B21D3/1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缩 变形 薄壁 构件 模具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压缩变形的薄壁多腔构件校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所用的校形模具包含上模具(1)、下模具(2)、密封冲头(3)和密封冲头压板(4);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模具(2)扣合设置,上模具(1)活动扣合在由两个下模具(2)扣合而成的整体的上部,三者之间构成预期型腔,所述的密封冲头(3)固定在密封冲头压板(4)上,所述的密封冲头(3)由密封冲头前端导向段(3-1)、密封冲头后端导向段(3-2)和密封台阶(3-3)构成;密封冲头前端导向段(3-1)呈轴向活动设置于薄壁多腔构件(5)的型腔中;密封冲头前端导向段(3-1)的后侧一体成型有密封冲头后端导向段(3-2),且两者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密封台阶(3-3),密封台阶(3-3)的外壁抵设在薄壁多腔构件(5)的型腔内壁上;所述的密封冲头后端导向段(3-2)呈轴向活动设置于上述预期型腔中;所述的密封冲头前端导向段(3-1)、密封冲头后端导向段(3-2)中呈轴向贯通开设有充液孔(6)和排气孔(7);所述的密封冲头后端导向段(3-2)与预期型腔呈间隙配合设置,且间隙宽度为0.1-0.3mm;所述的密封冲头前端导向段(3-1)与薄壁多腔构件(5)的型腔呈间隙配合设置;所述的密封冲头前端导向段(3-1)的长度为5-50mm;所述的密封台阶(3-3)的高度为0.2-10mm,宽度为0.1-1.5mm;
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上模具(1)、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模具(2)打开的情况下,薄壁多腔构件(5)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下模具(2)的中间部位,然后通过水平液压缸水平移动下模具(2),直至两个下模具(2)接触并闭合;然后,通过固定在液压机的上滑块向下移动上模具(1),直至上模具(1)与闭合的下模具(2)接触,闭合模具,且形成预期型腔;在模具闭合时,薄壁多腔构件(5)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约束作用下,外轮廓与预期型腔完全贴合;
然后,通过液压缸运动使密封冲头(3)沿轴向移动,密封冲头(3)的密封冲头前端导向段(3-1)插入到薄壁多腔构件(5)的型腔内,密封台阶(3-3)与薄壁多腔构件(5)的型腔内壁形成嵌合,完成密封;再通过充液孔(6)向薄壁多腔构件(5)的各型腔内充入液体,并同时通过排气孔(7)将型腔内的气体排出;
当薄壁多腔构件(5)的型腔内充满液体时,通过增压系统对液体进行增压,在液体压力的支撑下,密封冲头(3)继续沿轴向移动,此时密封冲头(3)的位移量,即压缩量,选取为3~50mm,密封冲头(3)压缩薄壁多腔构件(5),使薄壁多腔构件(5)发生塑性变形,在此期间的压缩变形改变了薄壁多腔构件(5)内的应力分布状态,保持了薄壁多腔构件(5)的形状,去除了加工变形,并对端部的壁厚进行了修整;所述的液体压力为5~2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3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