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4418.7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时;余晟冉;闻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C19/08 | 分类号: | F42C19/08;C06C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火焰 输入 单向 输出 雷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其结构包括输入/输出端点火药、猛炸药、起爆药、输入端点火药、管壳、输入/输出端可燃盖片和输入端可燃盖片。采用双轴向火焰输入激励结构,替代原有雷管单一方向的火焰输入激励方式,结构简约,便于引信使用,且能在较小空间内,利用较少的爆炸元件,解决多路点火问题,在确保隔爆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引信作用可靠性,并实现绝火和自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工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信用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
背景技术
引信用爆炸元件,是火工品的重要组成。随着引信性能的提升、功能的完善以及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对爆炸元件品种和数量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但从隔爆安全性设计角度来看,引信内部爆炸元件数量越少越好。因此希望引信爆炸元件能够解决多路激励发火的需求。
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是将传统单轴向输入输出的雷管改为双轴向输入单轴向输出的雷管。与传统的单轴向输入雷管相比,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具有两侧轴向火焰激励输入方式,提高了雷管的输入激励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极端情况引信瞎火的可能性。CN2673862公开了一种双向火焰雷管,其雷管壳两端都设置有点火孔,雷管的每一端均可作为火焰输入端,无方向性需求。该雷管虽然具有双向发火能力,但是由于没有猛炸药装药,所以难以满足起爆其后续猛炸药装药爆炸元件的主流应用要求。
总体来说,现阶段实用的雷管几乎都是单一轴向发火结构,不利于提高引信作用可靠性,也不利于实现引信绝火和自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以解决传统雷管多路激励发火的需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包括输入/输出端点火药、猛炸药、起爆药、输入端点火药、管壳、输入/输出端可燃盖片和输入端可燃盖片,所述管壳为底部有中心孔的圆桶形,其底为输入端,敞口端为输入/输出端,输入/输出端可燃盖片、输入/输出端点火药、起爆药、输入端点火药和输入端可燃盖片依次设置在管壳内,管壳在输入/输出端收口固定,收口后两端分别构成传火孔,猛炸药为圆环形,输入/输出端点火药压制在猛炸药的中心孔内,输入/输出端可燃盖片内侧与输入/输出端点火药和猛炸药接触,起爆药为二阶圆柱形,靠近输入/输出端的第一圆柱直径小,远离输入/输出端的第二圆柱直径大,第一圆柱伸入猛炸药的中心孔内,并与输入/输出端点火药接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雷管采用了双轴向火焰激励输入单轴向输出的方式,替代原有雷管单一的火焰激励输入方向,能在较小空间内,利用较少的爆炸元件,解决多路激励发火问题,在确保隔爆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引信作用可靠性,并实现绝火和自毁功能。
(2)本发明雷管结构简约,利于加工,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轴向火焰输入单向输出雷管在引信中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