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859.7 | 申请日: | 202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潘丹琦;蒋哲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29C6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朱盈盈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灯 焊接 组合 | ||
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属于车灯焊接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撑板及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仿形加热筋;所述仿形加热筋的两端分别通过右侧紧固板、左侧紧固板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仿形加热筋的下方设有组合热板,所述组合热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石棉层。本发明装置加热效率高、加热温度均匀、节省材料且通过不同的热板单元组合方式可适用于不同形状车灯焊接与需求;通过设置多种模数的加热件,利用多种模数加热件之间的排列组合,并配设有良好可压缩性的石棉,能够适应各个形状车灯的焊接要求;仿形加热筋下部的锯齿状结构与阶梯状排列的热板单元的上端面贴合设置,能够达到受热均匀目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灯焊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
背景技术
车灯生产中灯体与灯罩的装配一般是采用热板焊接工艺。为保证焊接质量要求热板温度均匀以便均匀加热灯体与灯罩上的焊接筋。目前国内在车灯焊接中所用到的热板,大多是平面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5150519A,名称为“汽车车灯的热板焊接装置”的发明专利中记载的装置,该装置通过下夹座和上夹座固定所要焊接的车灯的灯体和灯罩,利用热板对上下加热模加热,上下加热模分别将热量传导到灯体与灯罩,使其加热熔融至一定温度,然后将灯体与灯罩焊接面进行粘合从而焊接在一起。由于该装置中热板为平面结构,由于车灯形状不规则,易导致车灯焊接过程中受热不均匀,从而会影响焊接效果。
热板的另一种形式是根据车灯形状设置加热管,如公开号为CN108973136A ,名称为“一种车灯热板焊接用热模仿形板及热板焊接加热模具”的发明专利中记载的装置,该装置热模仿形板包括板体与加热管,板体为与拟焊接的车灯的焊接面相匹配的曲面板结构,加热管均匀分布在板体内,板体加热面上设有与车灯焊接面上的焊接筋对应的加热筋。该装置虽然能解决车灯焊接中受热不均匀的问题,但焊接模具的体积庞大,耗材且只能满足一种形状车灯,使用起来不灵活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多种车灯形状、焊接效率高、焊接效果好的车灯焊接用组合热板。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包括支撑板及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仿形加热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加热筋的两端分别通过右侧紧固板、左侧紧固板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仿形加热筋的下方设有组合热板,所述组合热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石棉层。
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热板由一组多种型号的加热件组成,一组所述加热件之间排列组合以匹配待焊接车灯的外形形状。
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加热件整体呈阶梯状排列。
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热板单元及设置在热板单元内部的加热管。
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层设置在热板单元与支撑板之间。
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加热筋的下部为锯齿状结构,所述锯齿状结构与组合热板的上部相契合。
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板单元与仿形加热筋之间涂抹有导热膏。
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灯焊接的组合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紧固板与支撑板之间、左侧紧固板与支撑板之间均通过角钢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装置加热效率高、加热温度均匀、节省材料且通过不同的热板单元组合方式可适用于不同形状车灯焊接与需求;
2)本发明设置多种型号的加热件,利用多种型号加热件之间的排列组合,并配设有良好可压缩性的石棉,能够适应各个形状车灯的焊接要求;
3)本发明装置中,仿形加热筋下部的锯齿状结构与阶梯状排列的热板单元的上端面贴合设置,能够达到受热均匀目的,同时也节省了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