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交叉路口黄灯困境的车速控制和信号灯配时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15286.X 申请日: 2021-04-18
公开(公告)号: CN112950965A 公开(公告)日: 2021-06-11
发明(设计)人: 肖海林;毛淑霞;周迪;王开学;汪鹏君;沈君凤;曾张帆;刘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大学;湖北大学;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8G1/08 分类号: G08G1/08;G08G1/0967;G06N3/00
代理公司: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代理人: 覃永峰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交叉 路口 黄灯 困境 车速 控制 信号灯 时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交叉路口黄灯困境的车速控制和信号灯配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交叉路口车联网模型:将十字路口按照方向分别命名为区域1和区域2,只考虑道路进口车流量的通行情况,将区域1和区域2各自划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车辆困境区域Y、应当前行区域R和应当停止区域G,路边单元RSU(Road Side Unit,简称RSU)协助车辆与交通信号灯TL进行相互通信,设信号G-RSU、Y-RSU和R-RSU分别控制车辆应当停止区域G、困境区域Y和应当前行区域R的车辆;

2)黄灯困境的形成:当TL转为红灯前,交叉路口的车辆会遇上黄灯,此时应当前行区域R区域的车辆不能流畅地加速通过十字路口、应当停止区域G区域的车辆不能及时地停在斑马线后面,车辆困境区域Y区域的车辆无法立即判断是否停止或穿过该区域,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中交叉路口的信号灯指示

3)信号灯相位:交通信号灯TL分为四个相位,分别为第一相位西-车辆东左转和直行、第二相位-车辆东西左转和直行、第三相位-车辆南北直行和北南直行及第四相位-车辆南北左转和北南左转,不考虑右转车辆;

4)参数衡量指标:将车辆延误时间、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作为衡量指标,要求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少,道路通行能力强,设每个相位的车流量pcu/h、饱和流量pcu/h、信号周期s、损失时间s、绿灯时间s、绿信比、流量比分别为qi、si、c、li、xi、λi、yi,则有如下公式:

那么第i个相位的车辆延误时间s、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分别表示为如公式(6)、公式(7)和公式(8)所示:

其中,相位数p=4,nj为区域内的车辆数,为车辆应当前行区域R、困境区域Y和应当停止区域G所定义的权值,k=1,2,3分别表示车辆应当前行区域R、困境区域Y和应当停止区域G,ωj为第j个车辆的权值由车辆类型决定,dj为车辆j到达停车线的距离与车身长度之和,vj为车辆j的速度;

5)黄灯微调:根据车辆困境区域Y区域内的车辆数目及类型动态调整红灯切换为绿灯的间隔时间,即所遇黄灯的时间,使得车辆困境区域Y区域内的车辆更安全地通过交叉路口,黄灯时间依据公式(9)动态调整,

其中,ny为车辆困境区域Y区域内的车辆数,ωy为车辆y的权值,dy为车辆与交通信号灯TL的距离,vy为车辆y的车速;

6)车速调节:根据交通信号灯TL的相位时间调节遇到黄灯时车辆m的速度,TLC将车速信息传输至车辆,车辆m的车速调整如公式(10)所示:

其中,vs为推荐车速,dm为车辆m与交通信号灯TL的距离,dmin为车速从vs调节到vm所需的最小距离,vmax,vmin分别为车速的最大最小距离,tystart,tyend分别为黄灯开始与结束时间;

7)系统评价函数模型:系统评价函数模型如公式(11)所示:

其中X=[x1,x2,x3,x4]为有效绿灯时间向量;

8)蜂群激发-抑制信号灯配时过程:基于蜂群间的激励-抑制原理,同时考虑外界环境因素,为交叉路口的信号灯动态配时:将交通信号灯与蜂群激励-抑制的关系映射为:信号灯相位映射为蜂群个体、绿灯有效时间映射为生理年龄、延误时间对应激励素、停车次数映射为抑制素,则信号灯的配时准则为:若某一相位的延误时间越长,则其激励素越大;若其它相位的停车次数增大时,该相位感知到的抑制素增大,抑制该相位的绿灯开启时间,绿灯时间将减少,相位i的激励素的随时间变化,表达式如公式(12)、公式(13)所示:

其中ε表示激励系数,ρ表示相位密度,μDDi(t)表示激励素的一阶衰减项,ρD为意外因素对激励产生的影响,同理,相位i的抑制素的随时间变化,表达式如公式(14)、公式(15)所示:

其中,μHHi(t)表示抑制素的一阶衰减项,ρH为意外因素对抑制素产生的影响,公式(16)表示抑制素对激励素增长的抑制作用:

基于激励-抑制原理,将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过程如下:

8-1)初始化激励素、抑制素相关参数;

8-2)根据车流量、初始化的车速,采用Webster方法计算初始的相位的绿灯时间向量X、计算相位的黄灯时间向量Ty、计算相位平均延误向量D、计算相位停车次数向量H;

8-3)根据公式(12)-公式(15)更新激励素和抑制素;

8-4)计算新的X,判断激励素与抑制素之比Di:Hi,其中若Di:则xi(t+1)=xi(t)+η;若Di:则xi(t+1)=xi(t)-η,η为常数;

8-5)判断γ=Fi-F(t)*,若|γ|<σ,则转至步骤8-6),更新最新的评价函数F*和对应的绿灯时间向量X、相位的黄灯时间向量Ty、相位平均延误向量D、相位停车次数向量H;

8-6)迭代求得最优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湖北大学;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大学;湖北大学;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52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