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工艺用强制对流除尘的工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5665.9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赖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松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08B15/04;B01D49/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苏巧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工艺 强制 对流 除尘 工作 平台 | ||
1.焊接工艺用强制对流除尘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对流除尘的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净化机构(2),所述净化机构(2)包括脱尘箱(2-1)、清洁板(2-2),所述脱尘箱(2-1)与清洁板(2-2)管道连接,所述清洁板(2-2)对工件上的金属熔渣进行清洁,清洁板(2-2)将焊接产生的烟尘输送到脱尘箱(2-1)中,所述脱尘箱(2-1)将烟尘进行处理;
所述工作平台(1)上方两侧均设置有竖板(1-1),两组所述竖板(1-1)之间从中间往两侧依次设置有V型支撑板(1-4)、防护罩(1-2),两组所述防护罩(1-2)均与V型支撑板(1-4)转动连接,两组所述防护罩(1-2)上均设置有透明窗(1-3);所述脱尘箱(2-1)设置在V型支撑板(1-4)的上方,所述清洁板(2-2)设置在V型支撑板(1-4)的下方,清洁板(2-2)与V型支撑板(1-4)滑动连接;
所述脱尘箱(2-1)下方设置有承载板(1-6),所述承载板(1-6)与V型支撑板(1-4)固定,承载板(1-6)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模组(1-7),所述脱尘箱(2-1)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负压斗(2-12)、低压管(2-13)、积尘箱(2-16),所述低压管(2-13)两侧均设置有失重管(2-15),两组所述失重管(2-15)与清洁板(2-2)管道连接,低压管(2-13)内部位于失重管(2-15)的上方设置有电场板(2-14),脱尘箱(2-1)内部设置有出风机(2-11),所述出风机(2-11)与负压斗(2-12)管道连接;
所述工作平台(1)上方位于两组竖板(1-1)之间设置有两组滑轨(1-5),焊接用的工件位于两组滑轨(1-5)之间,两组所述滑轨(1-5)上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清洁板(2-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组滑块上,所述清洁板(2-2)内部设置有进风壳(2-21)、抽风机(2-22)、负离子发生器(2-23),所述抽风机(2-22)的一端与进风壳(2-21)连接,抽风机(2-22)的另一端与负离子发生器(2-23)连接,所述进风壳(2-21)与清洁板(2-2)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进风壳(2-21)的下端开设有进风口;
所述清洁板(2-2)内部位于进风壳(2-21)的左侧设置有清理壳(2-24),所述清洁板(2-2)内部位于清理壳(2-24)的下方开设有凹槽,所述清理壳(2-24)下端位于凹槽中,清理壳(2-24)内部从左往右设置有清理辊(2-26)、传输块(2-29),所述清理辊(2-26)上设置有若干组清理板(2-27),所述传输块(2-29)上端设置有半圆槽,半圆槽内设置有螺旋输送轴,所述清理壳(2-24)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电机(2-25),所述转动电机(2-25)与清理辊(2-26)轴连接,所述清理辊(2-26)与螺旋输送轴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工艺用强制对流除尘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撑板(1-4)凹槽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移动滑槽,V型支撑板(1-4)上位于移动滑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承接管(2-4),两组所述承接管(2-4)中均设置有波纹管(2-41),两组所述波纹管(2-41)分别与两组失重管(2-15)管道连接,两组所述承接管(2-4)之间设置有传输底板(2-3),所述传输底板(2-3)位于承接管(2-4)的上方,传输底板(2-3)下端从内往外依次设置有内管(2-32)、套管(2-31),所述套管(2-31)位于两组承接管(2-4)之间,所述传输底板(2-3)分别与两组承接管(2-4)中的波纹管(2-41)管道连接,所述套管(2-31)、内管(2-32)的下端均位于清洁板(2-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工艺用强制对流除尘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承接管(2-4)的上方中部均开设有压缩滑槽,所述传输底板(2-3)内部设置有四组C型通道,四组所述C型通道的一端均位于套管(2-31)与内管(2-32)之间,每两组所述C型通道位于同一侧,每两组所述C型通道的另一端共同设置有一组传输管,所述传输管位于承接管(2-4)中,传输管与波纹管(2-41)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松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松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56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