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栎木炭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5782.5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杜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栎木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木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麻栎木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预处理:挑选优良的麻栎树的树枝和桦木树枝树干,并筛选出麻栎树和桦木树原料中的碎末碎渣,去除麻栎树和桦木树原料中的树叶等杂物,得到优质原料;S2.原料粉碎:将优质原料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使原料粉碎成碎片状原料或粉末状原料;S3.干燥处理:将含水率较高的麻栎树原料等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晾晒,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所制得的麻栎木炭的含炭量较高,在加工过后所制备的麻栎木炭的火力较大,并且制得的麻栎木炭的火力比较持久,在使用麻栎木炭进行燃烧操作时,麻栎木炭不容易爆火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麻栎木炭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麻栎是壳斗科,栎属植物落叶乔木,该种木材为环孔材,边材淡红褐色,心材红褐色,材质坚硬,耐腐朽,供枕木、坑木、桥梁和地板等用材,可构成城市风景林,是营造防风林、防火林和水源涵养林的乡土树种,还可作建筑、枕木、车船和家具用材,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木炭是保持木材原来构造和孔内残留焦油的不纯的无定形碳。
中国专利号CN201010295666.6提供一种机制木炭的制备方法及其机制木炭,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将板栗外蓬和板栗壳干燥至含水率为11-15%后,进行粉碎,制成板栗外蓬碎片和板栗壳碎片,将板栗外蓬碎片和板栗壳碎片混合均匀后,进行挤压成型处理,挤压成型温度控制在160-180摄氏度制成板栗蓬壳薪棒。
木炭在加工的过程中,木炭加工工艺所制得的木炭含量较低,加工后的木炭火力较小,且火力不够持久,木炭加工的工艺繁琐,产生巨大的经济成本,并且在木炭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物会影响周围环境的质量,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麻栎木炭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栎木炭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木炭含量较低,木炭的火力较小且不够持久,木炭加工产生巨大的经济成本,木炭的加工影响周围环境的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栎木炭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挑选优良的麻栎树的树枝和桦木树枝树干,并筛选出麻栎树和桦木树原料中的碎末碎渣,去除麻栎树和桦木树原料中的树叶等杂物,得到优质原料;
S2.原料粉碎:将优质原料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使原料粉碎成碎片状原料或粉末状原料;
S3.干燥处理:将含水率较高的麻栎树原料等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晾晒,再将晾晒后的麻栎树等原料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热烘处理,经过热烘处理后得到麻栎干原料或桦木干原料;
S4.原料制棒:将干原料放入制棒机中制棒成型,通过制棒机内高温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后的制棒料;
S5.炭化:成型后的制棒料投入到炭化炉中处理,麻栎制棒料在炭化炉内部经过干燥温度阶段、炭化初始阶段和木炭初成阶段而逐步形成合格的炭化料;
S6.冷却:炭化料形成木炭后进行炭化炉外的自然冷却,并辅助使用冷却设备使木炭冷却硬化成型;
S7.成品:待冷却一定时间段后,将成型的木炭放在正常室温的环境下,得到木炭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S1中,准备的原料树枝和树干的含水率在8-15%,使用筛选机将麻栎树和桦木原料过40-60目标准筛,筛选出原料中的碎末碎渣。
进一步地,所述S2中,优质原料放入粉碎机中做粉碎处理,粉碎机的转速在60-100转/分钟,粉碎机转动时间在10-25分钟,原料经过粉碎机粉碎成碎片状或粉末状,原料碎片状的长度在8-18毫米或原料粉碎成粉末状过60-100目标准筛。
进一步地,所述S3中,将含水率较大的制备原料放在光线较好且通风处,制备原料在通风处晾晒1-3天,烘干机中的烘干原料温度为150-200摄氏度,烘干时间在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未经滁州市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5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