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环保用集中和分散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8447.0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海风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环保 集中 分散 两用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农村环保用集中和分散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基板(1)、基板(1)底部的四角处固定安装的万向轮(2)以及基板(1)顶部分别固定安装的控制组件(3)、加气泵(4)和储液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部还分别设置有多级过滤机构(6)、絮凝机构(7)和灭菌机构(8),所述多级过滤机构(6)上连通有进液管(9),且多级过滤机构(6)的出液口通过泵液机组与絮凝机构(7)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絮凝机构(7)的出液口通过泵液机组与灭菌机构(8)的进液口连通,且灭菌机构(8)通过泵液机组与储液池(5)的进液口连通,实现依次从所述多级过滤机构(6)、絮凝机构(7)、灭菌机构(8)和储液池(5)的一整个污水处理工序;
所述多级过滤机构(6)包括固定安装于基板(1)上的收集箱(61)以及通过空心支杆固定安装于收集箱(61)顶部的过滤筒(62),所述过滤筒(62)的内部从上至下通过五组楔形块(63)分隔成五个过滤腔室(64),且每组楔形块(63)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过滤漏斗(66),且过滤漏斗(6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液压缸(67),所述旋转液压缸(67)的旋转杆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板(68),且过滤筒(62)的两侧分别通过拆装组件(69)与进液管(9)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滤筒(62)一侧的底部连通有抽液管(610),且抽液管(610)的一端延伸至过滤筒(62)内腔的底部,所述收集箱(61)的一侧连通有排污管(65);
所述絮凝机构(7)包括通过支腿固定安装于基板(1)顶部的絮凝罐(71),所述絮凝罐(71)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设置有间歇式喷药组件(72),且絮凝罐(71)内壁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液位计(73),所述絮凝罐(71)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液位计(7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过滤网(74),且絮凝罐(71)的底部连通有絮凝出液管(75),所述絮凝罐(71)的顶部连通有絮凝进液管(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环保用集中和分散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喷药组件(72)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与絮凝罐(71)内壁两侧的空心转轴(721)以及固定安装于絮凝罐(71)一侧的固定接头(722),所述空心转轴(721)的一端依次贯穿絮凝罐(71)和固定接头(722)并延伸至固定接头(722)的内部,且空心转轴(721)延伸至固定接头(722)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7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村环保用集中和分散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转轴(721)位于絮凝罐(71)内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蜂窝状叶片(724),且固定接头(7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盘(725),所述圆盘(725)的一侧开设有通孔(726),且圆盘(72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加药管(7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环保用集中和分散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69)包括连通于过滤筒(62)上的管体(691)以及固定安装于进液管(9)上的连接头(692),所述管体(691)上固定安装有环体(693),且环体(693)的内部开设有L形连接槽(694),所述L形连接槽(694)的内壁开设有弹槽(695),且弹槽(695)的内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弹板(696),所述弹板(69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形卡头(697),且弹板(69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69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村环保用集中和分散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69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L形连接槽(694)和楔形卡头(697)相适配的凸起(699),且凸起(699)的外表面和L形连接槽(694)的内壁均通过粘合剂粘附有密封垫(69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环保用集中和分散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机构(8)包括固定安装于基板(1)上的安装架(81),所述安装架(81)上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三个灭菌筒(82),且三个灭菌筒(82)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经絮凝机构(7)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管道依次经过三个灭菌筒(82),再通过管道排入储液池(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海风,未经袁海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84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热回收装置的热水系统和热水系统节能方法
- 下一篇:余热式固废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