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8723.3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胡远婷;徐明宇;董尔佳;陈晓光;刘进;刘智洋;张美伦;张睿;郑君;曹融;于春来;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38;H02J7/02;H02J50/12;H02J50/9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董玉娇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态 谐振 耦合 无线 充电 系统 | ||
1.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该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能量发射部和能量接收部;
能量发射部,用于发射能量;
能量接收部,用于接收能量发射部发射的能量,并将接收的能量为储能装置(10)充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部设有一次侧补偿电路(6);一次侧补偿电路(6)包括N个发射线圈(6-1)和N个发射磁芯(6-2);每个发射线圈(6-1)包括两组串绕式线圈,每个发射磁芯(6-2)由两个端柱和一个底柱构成U型磁芯,发射线圈(6-1)的两组串绕式线圈分别缠绕在U型磁芯开口端的两个端柱上,并通过改变底柱的长度调整两组串绕式线圈之间的距离,所述N为大于2的正整数;
所述能量接收部设有二次侧补偿电路(7);二次侧补偿电路(7)包括接收线圈(7-1)和接收磁芯(7-2);接收线圈(7-1)为一组串绕式线圈,接收磁芯(7-2)为两个边侧磁柱和一个中间磁柱构成的H型磁芯;接收线圈(7-1)的一组串绕式线圈缠绕在H型磁芯的中间磁柱上;
所述N个发射线圈(6-1)沿道路(12)的长度方向铺设在道路(12)上方;
所述接收线圈(7-1)设置在汽车(11)的底盘下方;
接收线圈(7-1)与位于其正下方的发射线圈(6-1)通过磁场耦合的方式进行能量传输;
所述发射线圈(6-1)发射的能量由电网电源(1)供给,接收线圈(7-1)接收的能量为储能装置(10)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部还设有交-直流转换器(2)和高频逆变电路(4);
所述交-直流转换器(2)的输入侧与电网电源(1)的输出侧相连;交-直流转换器(2)的输出侧与高频逆变电路(4)的输入侧相连;高频逆变电路(4)的输出侧与一次侧补偿电路(6)的输入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部还设有负载检测电路(5);
所述负载检测电路(5)连接在高频逆变电路(4)与一次侧补偿电路(6)之间,通过负载检测电路(5)对发射线圈(6-1)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实现只有处于接收线圈(7-1)正下方的发射线圈(6-1)处于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部还设有控制电路(3);
所述交-直流转换器(2)的输出侧通过控制电路(3)与高频逆变电路(4)的输入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接收部还设有整流滤波电路(8)和反馈电路(9);
所述二次侧补偿电路(7)的输出侧与整流滤波电路(8)的输入侧相连,整流滤波电路(8)的输出侧与反馈电路(9)的输入侧相连,反馈电路(9)的输出侧与储能装置(10)的输入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磁芯(7-2)水平铺设在汽车(11)的底盘下方,并且边侧磁柱的长度方向与汽车(11)的前进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发射磁芯(6-2)的开口端分别竖直向上设置,并且N个发射磁芯(6-2)的底柱垂直于道路(12)长度方向等间距铺设。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谐振式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磁芯(7-2)的几何中心与发射磁芯(6-2)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87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