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轮胎硫化机的压力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8872.X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12 | 分类号: | F04B37/12;F04B39/10;F04B39/12;F04B39/14;F04B41/06;F04B49/06;F04B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轮胎 硫化 压力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轮胎硫化机的压力泵,其包括底座,滑轨,驱动装置,第一泵体,第一活塞,第二泵体,第二活塞以及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及滑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板运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在滑轨上同步移动。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原创性的设计驱动装置、滑轨、第一泵体、第一活塞、第二泵体、第二活塞以及连接板的结构及位置关系,以实现压力泵在高温高压气体硫化介质条件下的连续工作、高效率工作、维修便捷、节约胶囊的充气时间等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轮胎硫化机的压力泵。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轮胎硫化方式较为低端且存在耗能高染较重的弊端,而较高端的轮胎硫化设备及工艺由国外大型企业掌控。为此,申请人研究开发了新能源轮胎硫化机,主要使用的是高温高压的气体硫化介质(如纯氮气)对生轮胎进行硫化作业,该新能源轮胎硫化机具有耗能低、无污染且硫化介质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申请人已申请了一种新能源轮胎硫化机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21206816644,该新能源轮胎硫化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为此,申请人还开发了一种具有全新的结构的适用于该新能源轮胎硫化机的压力泵,即附图1中气路(充气通路和/或排气通路)上设置的压力泵231给胶囊11充气(加压)或者排气(释压),以实现压力泵在高温高压气体硫化介质条件下可以高效率工作且维修方便等优点,为国内各大轮胎厂的硫化设备改造升级提供优质的国产高端替代设备提供了良好的选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轮胎硫化机的压力泵,其包括底座,滑轨,驱动装置,第一泵体,第一活塞,第二泵体,第二活塞以及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及滑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接板运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在滑轨上同步移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与丝杠;所述连接板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是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丝杠包括丝杆与丝母,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用于将所述丝母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平行设置且可在滑轨上同步移动。
优选地,所述滑轨进一步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活塞设置于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之间,所述第二活塞设置于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进气管与排气管,所述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上均设置有进气口与排气口,所述第一泵体的进气口、排气口与第二泵体的进气口、排气口同向设置;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气路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分路器与第一泵体的进气口、第二泵体的进气口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气路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分路器与第一泵体的排气口、第二泵体的排气口连通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进气管与排气管,所述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上均设置有进气口与排气口,所述第一泵体的进气口、排气口与第二泵体的进气口、排气口反向设置;所述进气管的一端通过第三分路器与第二泵体的进气口及气路相连通设置,另一端与第一泵体的进气口连通设置;所述排气管的一端通过第四分路器与第二泵体的排气口及气路相连通设置,另一端与第一泵体的排气口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结构。
优选地,可以通过控制驱动装置输出扭力的大小,实现精确控制排气压力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以及驱动装置精确控制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的移动距离,实现精确控制排气体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各自的进气口与排气口的前端均设置有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88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