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B共掺杂炭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9102.7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红;杜宝攀;李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H01G11/30;H01G11/34;H01G1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本发明以壳聚糖为自含氮碳源,硼酸作为掺杂剂。通过Zn-壳聚糖气凝胶制备、高温热处理、水热掺杂B处理等过程,实现了高性能B,N共掺杂分级多孔炭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将乙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乙酸溶液。随后搅拌所制备的乙酸溶液,缓慢加入壳聚糖粉末,搅拌至得到澄清溶胶。
步骤(2)将一定乙酸锌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乙酸锌溶液。将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壳聚糖溶胶中,搅拌制备Zn-壳聚糖溶胶。
步骤(3)将制备的Zn-壳聚糖溶胶置于冻干机中,设置程序经过一定时间低温冻干制备Zn-壳聚糖气凝胶。
步骤(4)将Zn-壳聚糖气凝胶置于管式炭化炉中,经过高温热处理得到N掺杂分级多孔碳。
步骤(5)将所制备的N掺杂分级多孔碳研磨至粉末,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并加入硼酸粉末,使硼酸充分溶解。
步骤(6)将硼酸-N掺杂多孔碳溶液置于聚四氟乙烯水热釜内衬中,进行高温水热处理。
步骤(7)将水热后的溶液抽滤至中性,随后用乙醇洗,将所得到的粉末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一定时间,即可得到N,B共掺杂分级多孔碳材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配置的乙酸溶液其浓度可在1~2%之间,配置体积在40~50mL之间,加入壳聚糖的质量在1-1.5g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乙酸锌与壳聚糖质量之比控制在2:1~8:1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冻干温度控制在-90℃,冻干机真空度控制在-0.08-0.1MPa,冻干时间控制在36h~48h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管式电阻炉升温速率为5℃/min,温度控制在910~1000℃之间,保温为2~4h。降温速率控制为500-1000℃之间,500℃以下自然降温。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制备的N掺杂分级多孔碳比表面积为600~1000m2g-1,控制加入硼酸与其质量比在2:1~4:1之间,搅拌时间控制在12~24h。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水热处理的温度控制在6~12h之间,水热处理的温度应控制在150~160℃之间。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恒温鼓风干燥箱温度控制在80~100℃,烘干时间控制应在12~24h。
9.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所制备的N,B掺杂分级多孔碳材料用6M KOH电解液组装对称电容器测试,比电容值为在0.5F g-1条件下150~170F g-1,其电压窗口可拓展为0~1.25V,其能量密度可达8~9.57Wh kg-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1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布料定长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染料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