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9417.1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国;刘新乐;吴学广;马进超;王海波;刘双;刘伟超;刘慧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29/045;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3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地 通道 渗漏 结构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的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其中,本发明的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水平施工缝之间的水泥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层和用于密封水平施工缝的遇水膨胀止水胶层,还包括与水平施工缝垂直的镀锌钢板止水带,镀锌钢板止水带面向迎水面。本发明的房地下通道防渗漏施工工艺包括:在水平施工缝之间设置的水泥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层;用于遇水膨胀止水胶层密封水平施工缝的遇水膨胀止水胶层;与水平施工缝垂直方向上设置镀锌钢板止水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地下通道不致因渗漏水造成病害,保证行车安全,避免腐蚀通道内末端设备,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工艺简单、施工安装快速、更换方便、排水效果好以及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地防渗工艺,主要涉及一种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进行,越来越多的高铁站房将以城市大门的形式出现。采用“房桥合一”形式的高架站房,以其大空间的整体性,为旅客提供了便捷的购票、候车,以及商业空间,是新建高铁站房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为了提高建设用地效率,各类站房均建有地下通道和架空层,该类站房通常采用“上进下出”的客流形式,其中出站时从站台进入地下,从线路下方地下通道出站。而地下通道其混凝土施工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施工中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影响其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沿海城市,地下结构抗渗性能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包括位于水平施工缝之间的水泥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层和用于密封所述水平施工缝的遇水膨胀止水胶层,还包括与水平施工缝垂直的镀锌钢板止水带,所述镀锌钢板止水带面向迎水面,用于防止水由迎水面沿水平施工缝向内渗透。
本发明的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其中,还包括设置于环向侧墙施工缝内的中埋式钢边止水带以及外贴于侧墙外表面的外贴式止水带以及附加防水卷材,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埋入侧墙内,中埋式钢边止水带的中部的橡胶部位于环向侧墙施工缝内。
本发明的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其中,还包括设置于变形缝内的中埋式钢边止水带以及外贴于侧墙外表面的外贴式止水带以及附加防水卷材,还包括内径42毫米的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内注黄油,所述无缝钢管内设置剪力杆,剪力杆穿过变形缝,变形缝内设置中密度聚乙烯板,变形缝内侧设置直径50毫米的半圆PVC排水管和密封用的聚硫双组份密封胶。
本发明的站房地下通道防渗漏结构,其中,外贴式止水带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变形缝的延伸方向相对应,外贴式止水带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凸棱,所述外贴式止水带的外侧面铺贴附加防水卷材。
本发明的房地下通道防渗漏施工工艺,包括:
在水平施工缝之间设置的水泥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层;
用于遇水膨胀止水胶层密封所述水平施工缝的遇水膨胀止水胶层;
与水平施工缝垂直方向上设置镀锌钢板止水带,所述镀锌钢板止水带面向迎水面,用于防止水由迎水面沿水平施工缝向内渗透。
本发明的房地下通道防渗漏施工工艺,其中,包括:
将中埋式钢边止水带设置于环向侧墙施工缝内,将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埋入侧墙内,中埋式钢边止水带的中部的橡胶部位于环向侧墙施工缝内
在侧墙外表面铺贴外贴式止水带以及附加防水卷材。
本发明的房地下通道防渗漏施工工艺,其中,包括:
在变形缝内设置的中埋式钢边止水带;
在侧墙外表面铺贴外贴式止水带以及附加防水卷材;
在变形缝的一侧设置内径42毫米的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内注黄油,所述无缝钢管内设置剪力杆,剪力杆穿过变形缝到达变形缝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塞视觉与前庭器官平衡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柱塞泵液力端启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