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9688.7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强;张传忠;宁萌;王鑫;周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咽部菌群 采集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包括头部固定定位机构、变刚度机构、机械臂、采样台。在采集咽部菌群时,机器人中的头部固定定位机构中的丝杠机构可以根据待测人员的头部大小进行调整,达到固定待测人员头部的作用,在头部定位完成后,检测人员遵循设计的技术路线,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的末端可以实现与人工采集相似的运动路径,完成咽部菌群的采集;采用变刚度机构,避免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末端与待测人员咽部的硬接触,同时头部固定定位机构由并联机构和丝杠组成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性和可适应性,适用广泛人群;测试人员在操作机器人时,遵循设计的技术路线,经过精确控制,采集样本准确性高,经过检测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具体来说,是一种能采集咽部菌群的机器人,医护人员通过操作控制界面,使机器人自动完成咽部菌群样本采集,该机器人能够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性,同时该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集的样本有效率高。
背景技术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其表现出非常强的传染性,为了有效的切断病毒传播,及时发现人群中的病毒携带者,进行核酸检测逐步实现了常态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制自动采集咽部菌群样本的装置。
对于现有的咽部菌群采集装置的设计,公布号CN111643123A的发明专利《一种咽拭子自动采样装置》采用龙门式的三轴机构实现机械运动,该装置在采集样本时,装置的末端仅实现了一个方向的运动,和人工采集差距较大。此外,公布号CN111673757A的发明专利《咽拭子采集机器人系统》中咽部菌群夹持装置没有采用柔性机构,在采集时,会对待测人员的咽喉组织产生刺激。
针对上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在保证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条件下,实现了机器人末端采集轨迹与人工采集相似,同时采用了变刚度夹持,避免对待测人员的咽喉组织产生硬刺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包括头部固定定位机构(1)、变刚度机构(2)、机械臂(3)和采样台(4)。
头部固定定位机构(1)包括并联机构下支撑板(11)、并联机构(12)、并联机构上支撑板(13)、丝杠(14)、头部支座(15);各个构件和设备的连接关系为:并联机构下支撑板(11))都固连到采样台工作面(41)上;并联机构(12)上下两端都通过球副连接连接到并联机构下支撑板(11)和并联机构上支撑板(13)上;丝杠(14)放置在并联机构上支撑板(13)的槽内;头部支座(15)通过丝杠螺母丝杠(14)连接;
变刚度机构(2)包括上盖(21)、夹持器(22)、装夹夹具(23)、装夹凸轮(24)、夹具弹簧(25)、变刚度机构上板(26)、簧片(27)、弹簧(28)、变刚度机构下板(29)、装夹夹具力传感器(210);各个构件的连接关系为:上盖(21)固连到夹持器上端(22)上;装夹夹具(23)通过夹具弹簧(25)固连到夹持器(22)上;装夹凸轮(24)通过电机连接到夹持器(22)上;变刚度机构上板(26)通过卡扣连接到夹持器(22)上;簧片(27)固连到变刚度机构上版(26)上;弹簧(28)固连到变刚度机构(26)上;变刚度机构下板(29)固连到簧片(27)和弹簧(28)上;装夹夹具力传感器(210)固连到装夹夹具(23)上;
机械臂(3)包括图像采集器(31);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图像采集器(31)固连到机械臂(3)上;
采样台(4)包括采样台工作面(41)、控制器(42);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控制器(42)固连到采样台工作面(41)上;
本发明的一种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在采集样本时,遵循图15的技术路线,采集机器人的末端运动轨迹如图1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