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眼科新型俯卧位辅助用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9888.2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吕淑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淑娴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合肥四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2 | 代理人: | 方星星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新型 俯卧 辅助 用具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眼科新型俯卧位辅助用具,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气垫,且底座与气垫之间通过拉链相连,所述气垫的上表面等间距错序分布有海绵凸起,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壳体,且底座与壳体靠近气垫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相连,所述底座与壳体远离铰链的一侧通过两个相同结构的角度调节机构相连。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可以起到方便调节的效果,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且可以避免长时间一个角度容易导致颈部不适的问题,弹簧杆在支撑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提升了舒适性,活扣机构可以对护垫进行快速拆装,降低了拆装难度,提高了使用便捷性,方便清洁,保证了使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眼科新型俯卧位辅助用具。
背景技术
眼科在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后为了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需要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以保证头低位及裂孔处在高位,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在护理时都会采用俯卧位辅助装置,如俯卧枕。
然而现有的俯卧枕不便于调节角度,进而长时间一个角度容易导致患者不适,另外现有的俯卧枕枕垫不便于拆卸清洗,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患者皮肤过敏感染,卫生效果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眼科新型俯卧位辅助用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新型俯卧位辅助用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新型俯卧位辅助用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气垫,且底座与气垫之间通过拉链相连,所述气垫的上表面等间距错序分布有海绵凸起,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壳体,且底座与壳体靠近气垫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相连,所述底座与壳体远离铰链的一侧通过两个相同结构的角度调节机构相连,且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壳体的一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人工智能机器人,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护垫,且壳体与护垫的上表面位于中心处均开设有面部槽,所述壳体与护垫之间通过活扣机构相连;
所述护垫包括软胶底板,所述软胶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面层,且软胶底板与面层之间的间隙形成填充层,所述软胶底板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卡槽,四个所述卡槽两两一组。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层为一种仿真丝面料,所述填充层的内部填充有慢回弹记忆棉。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扣机构包括开设于壳体上表面且对应卡槽位置处的通槽以及转动连接与壳体一端的第二旋钮,同组的两个所述通槽内部分别插设有呈“7”字型结构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中端均贯穿固定有与壳体内部转动相连的转销,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下方设置有活动杆,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底端分别与活动杆的两个端部转动相连,所述活动杆的外部位于中段位置处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壳体内部顶端相固定的连接片,所述第二旋钮的旋转轴贯穿壳体延伸至其内部固定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的外部位于中段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蜗轮与活动杆的相连处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上表面的支座、对称固定设置于壳体内侧的滑道以及转动连接于壳体外侧的第一旋钮,两个所述滑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下方位于一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一旋钮的一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其内部固定有与齿板底部齿牙啮合的齿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另一端与支座转动相连,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相连的锁止机构。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对应弹簧杆的位置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径与弹簧杆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杆由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组成,第一支杆的内部开设有弹簧腔,弹簧腔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第二支杆的一端插入弹簧腔内与缓冲弹簧的另一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淑娴,未经吕淑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