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田开发二次防砂工艺评价的试验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0815.5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召兰;林海春;邹信波;王尧;刘玉飞;邓晗;张春升;刘帅;闫猛;段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田 开发 二次 工艺 评价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油田开发二次防砂工艺评价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驱替泵、流程开关、二次防砂评价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储液罐通过试验管路与所述二次防砂评价装置的入液口相连通,在所述试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所述驱替泵和所述流程开关,在所述二次防砂评价装置的排液口的下方设置所述收集装置;
所述二次防砂评价装置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下短接和下接头,在所述上筒体的首端设置有旋紧压帽,在所述旋紧压帽的中部开设有堵头通孔,所述上堵头的首端穿过所述堵头通孔伸出所述旋紧压帽外,所述上堵头的尾端卡在开设在上筒体首端内壁上的密封凹台处,所述上堵头上形成一贯穿所述上堵头的二次防砂评价装置的入液口,驱替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旋紧压帽上,在所述上筒体的下部设置有第四压差传感器,所述上筒体的尾端通过快速卡箍与所述下筒体的首端相连,在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相连处安装有上筛板,在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和所述下筒体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差传感器和第三压差传感器,所述下筒体的尾端通过连接卡箍与所述下短接的首端相连,在所述下筒体和所述下短接相连处安装有下筛板,在所述下短接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压差传感器,所述下短接的尾端与所述下接头的首端通过螺纹和O型圈密封连接,在所述下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出水环,在所述下接头的尾端开设有二次防砂评价装置的排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开发二次防砂工艺评价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环的下方的下接头上设置有压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开发二次防砂工艺评价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程开关和所述二次防砂评价装置的入液口之间的试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流量计和压力计。
4.一种用于油田开发二次防砂工艺评价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按照目标储层砂粒度分布规律配置模拟地层砂备用,将初期防砂筛板与二次防砂筛板分别作为上筛板和下筛板,放在上筒体与下筒体相连处,下筒体与下短接相连处,按照试验设计分别将上筒体和下筒体中填充模拟填充物后,用快速卡箍将上筒体与下筒体箍紧,安装好上堵头和旋紧压帽;
步骤2,拧紧旋紧压帽,将上堵头的二次防砂评价装置的入液口与驱替泵通过试验管路相连,下接头的二次防砂评价装置的排液口放空,用于收集驱替过程中的含砂液,以备测试使用;
步骤3,启动驱替泵,小排量饱和模拟地层砂后,按照设计驱替排量进行防砂驱替试验,通过设置在上筛板和下筛板上下两侧的差压传感器录取上筛板和下筛板上下的渗流压力,通过驱替排量计算出筛板渗透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对砂样收集容器中的固相砂进行烘干、称重,计算出试验工艺的出砂浓度,进而对二次防砂工艺进行评价;
步骤4,通过试验过程中录取的流量、压力等参数,根据产能预测模型公式进行防砂工艺的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开发二次防砂工艺评价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模拟填充物采用模拟地层砂和充填颗粒或者模拟地层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08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踝机
- 下一篇:卡扣件及车辆用帘式气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