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带装置及用于干燥炉的自动穿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1481.3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江波;李文;王惠家;陈迪安;汪小龙;刘学民;吴小冬;沈鑫;汪泽;葛思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20 | 分类号: | F26B13/20;F26B13/12;F26B13/00;F26B25/02;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用于 干燥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穿带装置,涉及带材连续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钢断带时,须于干燥炉处进行穿带,而存在的耗时长、能源浪费、人工穿带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干燥炉设有炉腔,穿带装置包括入口卷扬机、出口卷扬机、第二绳和两根第一绳,入口卷扬机设于干燥炉的入口一侧,出口卷扬机设置于干燥炉的出口一侧,两根第一绳并排设置,第一绳均穿设于炉腔,第一绳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于入口卷扬机的滚筒和出口卷扬机的滚筒,第二绳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绳连接,第二绳固定有穿带架,穿带架用于固定连接带钢端头。通过干燥炉不降温时即可对断带进行穿带操作,改善穿带耗时长、干燥炉降温而导致能源浪费、人工穿带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材连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带装置及用于干燥炉的自动穿带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冷轧硅钢生产时,需要在带钢表面涂绝缘涂层,涂层后需要带钢经过干燥炉对涂层进行干燥和烧结。
目前的带钢卧式涂层干燥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辐射管和明火对带钢及涂层进行辐射加热的形式,带钢在炉内采用炉辊进行传输,干燥炉的炉壳上开炉辊孔,需要穿带时将炉辊安装在炉壳上,再使用穿带工具进行穿带,穿带结束后拆下炉辊,封闭炉辊孔。这种穿带方式的缺点是,如果生产时发生断带,要通过预留的穿带孔先装上炉辊,然后才能进行穿带。由于安装炉辊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导致干燥炉的炉温大幅度下降,降低了机组的作业率。
另一种是采用循环风箱对带钢及涂层进行对流传热的型式,采用漂浮器传送带钢,炉内没有辊道,带钢一直处于悬垂或漂浮状态,涂层质量高,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穿带时由操作人员进入炉内,将连接带钢的穿带绳先穿过炉膛,再从炉外将穿带绳及带钢拉出完成穿带。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必须将炉温降到安全温度以下操作工才能进入到炉内,即只能实现冷态穿带。
综上两种穿带方式的穿带时间过长,炉温下降过多,造成能源浪费严重,且手动穿带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带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钢断带时,须于干燥炉处进行穿带,而存在的耗时长、能源浪费、人工穿带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带装置,用于干燥炉,干燥炉设有炉腔,炉腔于干燥炉形成有入口和出口,穿带装置包括入口卷扬机、出口卷扬机、第二绳和两根第一绳,入口卷扬机设于干燥炉的入口一侧,出口卷扬机设置于干燥炉的出口一侧,两根第一绳并排设置,第一绳均穿设于炉腔,第一绳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于入口卷扬机的滚筒和出口卷扬机的滚筒,第二绳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绳连接,第二绳固定有穿带架,穿带架用于固定连接带钢端头。
可选地,干燥炉的炉腔内设有并排的两个轨道,轨道配置有若干安装支架,轨道沿带钢于炉腔内的移动路径延展布置;
轨道均内设有槽道,两个轨道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槽口,槽口与槽道连通,槽口和槽道均沿轨道的延展方向延展布置;
第一绳穿设于槽道,第二绳通过槽口与第一绳连接。
可选地,穿带装置还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一绳的绳身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二绳的绳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活动设于轨道的槽道中;
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呈光滑设置。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呈球形设置。
可选地,安装支架采用干燥炉的炉内风箱支架。
可选地,穿带装置还设有入口滑轮和出口滑轮,入口滑轮设置于干燥炉的入口处,出口滑轮设置于干燥炉的出口处;
第一绳经过入口滑轮后固定于入口卷扬机的滚筒,第一绳经过出口滑轮后固定于出口卷扬机的滚筒。
可选地,穿带架一端与第二绳连接,穿带架另一端设有螺栓孔,带钢一端开设有安装孔,穿带架与带钢通过螺栓孔和安装孔实现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1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