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马氏体钢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2693.3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伟;沈显峰;张文康;李敬民;周文凤;王超;黄姝珂;陈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2;B22F10/00;B22F10/64;B22F10/66;B33Y10/00;B33Y40/20;B33Y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氏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氏体钢,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C:0.25~0.35;Ni:10.5~13;Co:7.5~11;Cr:1.3~2.8;Mo:1.3~1.8;W:0.3~1.3;V:0.18~0.7;Nb:0.05~0.4;杂质元素:0~0.7;余量为Fe;公开了一种马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马氏体钢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改变马氏体钢的各元素的组分,使得本发明的马氏体钢具有更加行程特性和力学特性,从而使得利用该马氏体钢在高温度梯度、高冷却速率以及多重热循环等复杂工况制造的零件也具备了优异的成形特性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马氏体钢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FeNiCo基马氏体钢是一种在低合金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合金钢,在低合金钢的基础上引入足量的Ni元素和Co元素,从而获得具有优良塑韧性的FeNiCo基马氏体。在此基础上,引入碳化物形成元素,通过回火热处理获得细小弥散的碳化物,提高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钢的强度大大提高。
现有FeNiCo基马氏体钢是在传统制造工艺上完成的成分开发,但在面临高温度梯度、高冷却速率以及多重热循环等复杂工况时,容易出现裂纹、孔洞等缺陷,生产的产品的力学性能与传统工艺存在较大的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温度梯度、高冷却速率以及多重热循环等复杂工况下产品的力学性能较差,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马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马氏体钢件的制造方法,解决复杂工况下制造产品的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
一种马氏体钢,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
C:0.25~0.35;
Ni:10.5~13;
Co:7.5~11;
Cr:1.3~2.8;
Mo:1.3~1.8;
W:0.3~1.3;
V:0.18~0.7;
Nb:0.05~0.4;
杂质元素:0~0.7;
余量为Fe。
具体地,所述杂质元素包括Mn、Si、P、S、Ti、Al、O、N和H。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马氏体钢具体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
C:0.3;
Ni:10.9;
Co:9.9;
Cr:1.7;
Mo:1.5;
W:1;
V:0.2;
Nb:0.1;
杂质元素不大于0.7;
余量为Fe。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马氏体钢具体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
C:0.32;
Ni:12.6;
Co:8.4;
Cr:2.3;
Mo:1.7;
W:0.6;
V:0.5;
Nb:0.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26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