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地基结构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3191.2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士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E02D5/68;E02D31/02;E02D5/4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林慰敏 |
地址: | 26102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地基 结构 施工工艺 | ||
1.一种建筑地基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实地勘察,根据施工地点的岩质情况,打出基坑,在基坑中选取确定各个桩基的位置;
步骤S200:在所选取的桩基位置,分别打入外筒,通过旋转打洞机分别将外筒内的土取出,形成桩孔后,取出外筒;
步骤S300:在所形成的桩孔底部铺设防护垫层,并将桩孔内壁抹平,然后将3-4组灌注钢筋笼按圆周排布均匀垂直插入桩孔中,同时使各个灌注钢筋笼插入位置应位于外筒的半径中点附近,不得将各个灌注钢筋笼与外筒之间接触;
步骤S400:向桩孔中灌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先灌入桩孔底部;
步骤S500:待所述步骤S400中灌入的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基底,向各个桩孔中放入内筒并固定,内筒的半径要求需全部包围桩孔中的各个灌注钢筋笼,同时内筒的半径尺寸需小于桩孔的半径尺寸,内筒放入后,向内筒与桩孔之间填土,使填入的土覆盖桩孔底部凝固的混凝土基底,由人工进行夯实抹平,与桩孔内壁共同形成紧实的环状土层;
步骤S600:取出内筒,再次向桩孔中灌注混凝土,使灌入的混凝土淹没并覆盖环状土层,混凝土凝固形成环状混凝土层;
步骤S700:重复步骤S500的操作,向各个桩孔中放入内筒并固定,同时向内筒与桩孔之间填土,使填入的土覆盖桩孔底部凝固的环状混凝土层,由人工进行夯实,与桩孔内壁又一次共同形成紧实的环状土层,人工夯实抹平后,重复步骤S600的操作,取出内筒,再次向桩孔中灌注混凝土,使灌入的混凝土淹没并覆盖环状土层,灌入的混凝土凝固后又一次形成环状混凝土层,循环重复步骤S500和步骤S600的步骤,直至填充至与桩孔平齐;
步骤S800:向基坑中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的防护垫层包括有无纺布层、沥青防水卷材层和防护钢网层,其中所述无纺布层覆盖设置于所述防护钢网层上侧,所述沥青防水卷材层覆盖设置于所述防护钢网层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与所述步骤S300之间还包括有步骤S301,所述步骤S301为将各个灌注钢筋笼进行固定,避免各个灌注钢筋笼在桩孔灌入混凝土后发生上浮和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中环状土层的厚度以及所述步骤S600中环状混凝土层的厚度相同,所述步骤S500中混凝土基底的厚度高于所述步骤S500中环状土层的厚度100mm-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00前还包括有步骤S701,所述步骤S701为向基坑中安装地基钢筋笼,将地基钢筋笼与各个桩基的灌注钢筋笼上侧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士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士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1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