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线莲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3215.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民;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晨曦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地址: | 353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线莲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金线莲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处理;(2)不定芽的诱导: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卡拉胶、蔗糖、ZT、NAA、6‑BA、玉米蛋白粉、膨胀蛭石组成;(3)幼苗培养:幼苗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卡拉胶、蔗糖、ZT、NAA、6‑BA、膨胀蛭石、海鲜废水提取物、黄瓜组成;(4)移栽:将组培苗移栽至阴湿、凉爽的常绿阔叶林,模拟原生态环境种植金线莲。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金线莲的繁殖率低、繁殖周期长的问题,加快金线莲种苗的生长繁殖,实现金线莲大规模地种植繁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线莲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线莲属兰科开唇兰属药用植物,在民间素有“药王”、“神药”、“金草”等美称,可治疗急慢性肝炎、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极具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现代研究表明,金线莲中含有多糖、黄酮、有机酸、甾体化合物、生物碱、多种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等功效。我国的金线莲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东南部,其中以福建、台湾、江西和浙江为主产地。由于金线莲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低,加之人为的过度釆摘,使野生品种日渐稀缺,濒临灭绝,供需矛盾异常突出。基于这一现状,大力发展金线莲的人工繁殖及培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保护金线莲和稳定市场供求关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330742.6公开了一种金线莲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植株完整,生长粗壮,形态特征优良的金线莲植株为外植体,对其进行消毒处理,进行组织培养;(2)增殖培养,然后转接入继代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3)进行二代增殖;(4)壮苗生根培养;(5)炼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快繁系数比原来传统丛芽诱导方式的快繁系数提高了3-4倍,能大大降低工厂化生产的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1393351.2公开了一种优质金线莲组织培养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采集野生金线莲的外植体或者金线莲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然后依次放入播种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经过98天到115天之间的培养室培育长成大的种苗便可以移栽。采用多种培养基结合进行金线莲培养,培养的金线莲成活率高,病虫害少,生长健壮。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金线莲的培育方法,解决现有技术金线莲的繁殖率低、繁殖周期长的问题,加快金线莲种苗的生长繁殖,实现金线莲大规模地种植繁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线莲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的处理
选取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壮金线莲,去掉根和叶,剪取1-2cm带节茎段作为外植体材料,用流水冲洗40-80min,然后放入肥皂水中漂洗8-10min,并用软毛刷轻轻刷洗;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在75%乙醇溶液中浸泡20-30s,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6-8min,最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后备用;
(2)不定芽的诱导
将处理好的外植体接种到高温高压灭菌过的诱导培养基进行培养,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础培养基,并添加6-8g/L卡拉胶、28-32g/L蔗糖、0.05-0.2mg/L ZT、0.6-1.2mg/LNAA、1.2-2.0mg/L 6-BA、20-30g/L玉米蛋白粉、2-4g/L膨胀蛭石组成,pH值为6.0-6.5;
(3)幼苗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晨曦种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晨曦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