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结翼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布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3448.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体浩;白俊强;昌敏;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10 | 分类号: | B64C3/10;B64C3/36;B64C5/06;B64C27/28;B64D2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匠星互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91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结 临近 空间 太阳能 无人机 布局 | ||
1.一种新型联结翼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布局,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前翼、后翼、侧力板、垂尾(5)、太阳能电池薄膜板(7)和若干个动力装置(6);所述前翼包括左前翼(2)和右前翼,所述左前翼(2)和所述右前翼分别位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且关于所述机身(1)左右对称;所述后翼包括左后翼(3)和右后翼,所述左后翼(3)和所述右后翼分别位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且关于所述机身(1)左右对称;所述侧力板包括左侧力板(4)和右侧力板,所述左侧力板和所述右侧力板分别位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且关于所述机身(1)左右对称;所述左侧力板(4)分别与所述左前翼(2)和所述左后翼(3)连接;所述机身(1)包括前机身(1A)和后机身(1B);所述左前翼和所述右前翼分别与所述前机身(1A)光滑过渡连接;所述后机身(1B)的后部、所述左后翼和所述右后翼分别与所述垂尾(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联结翼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翼(2)包括翼稍小翼(2A)、前翼外翼段(2B)、前翼整流锥(2C)、前翼中翼段(2D)、前翼内翼段(2E)和前翼控制舵面(2F);所述前翼内翼段(2E)的前缘后掠角与所述前翼中翼段(2D)的前缘后掠角相同,所述前翼内翼段(2E)的前缘后掠角的前缘后掠角为10°~20°;所述前翼外翼段(2B)的前缘后掠角为0°~20°,且所述前翼内翼段(2E)的后缘后掠角小于所述前翼内翼段(2E)的前缘后掠角;所述前翼中翼段(2D)后缘与所述前翼中翼段(2D)的前缘平行,所述前翼中翼段(2D)为等值翼段;所述前翼外翼段(2B)和所述前翼内翼段(2E)均为梯型翼段,所述前翼外翼段(2B)的前缘后掠角小于前翼中翼段(2D)的前缘后掠角,所述前翼外翼段(2B)与所述前翼中翼段(2D)在所述前翼整流锥(2C)处相连;所述前翼内翼段(2E)和所述前翼外翼段(2B)分别具有不超过6°的上反角;所述前翼内翼段(2E)的后缘和所述前翼外翼段(2B)的后缘分别布置有前翼控制舵面(2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联结翼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翼(3)包括后翼内翼段(3A)、后翼外翼段(3B)以及后翼控制舵面(3C);所述后翼外翼段(3B)为等值翼段,所述后翼外翼段(3B)的后缘前掠角与所述前翼中翼段(2D)的前缘后掠角之间的夹角不小于60°;所述后翼内翼段(3A)为梯型翼段,所述后翼内翼段(3A)与所述后翼外翼段(3B)具有相同的后缘前掠角;所述后翼内翼段(3A)的前缘前掠角小于所述后翼内翼段(3A)的后缘前掠角;所述左后翼(3)具有不超过10°的下反角;所述后翼控制舵面(3C)位于靠近对称面的位置且位于所述左后翼(3)的后缘,所述对称面的位置与所述机身(1)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联结翼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尾(5)包括垂尾安定面(5A)和方向舵(5B);所述方向舵(5B)位于所述垂尾安定面(5A)的后缘;所述垂尾安定面(5A)的上部与所述后翼内翼段(3B)相连,所述垂尾安定面(5A)的下部与所述后机身(1B)的后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联结翼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动力装置(6)包括若干个位于所述前翼后部的动力装置和若干个位于所述后翼前部的动力装置,所述若干个位于所述前翼的动力装置包括若干个内侧动力装置和若干个外侧动力装置,所述若干个内侧动力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左前翼的前翼左内动力装置(61L)和至少一个位于右前翼的前翼右内动力装置(61R),所述若干个外侧动力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左前翼的前翼左外动力装置(62L)和至少一个位于右前翼的前翼右外动力装置(62R);所述若干个位于后翼前部的动力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后翼左动力装置(63L)和至少一个后翼右动力装置(63R);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螺旋桨(6A)、电机(6B)和支杆(6C);所述电机(6B)位于所述支杆(6C)中,所述若干个位于所述前翼后部的动力装置的支杆分别与所述前翼连接,所述若干个位于所述后翼前部的动力装置的支杆分别与所述后翼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4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值守设备的监控分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