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窗控制方法、车窗控制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3750.X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95 | 分类号: | E05F15/69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辆 | ||
1.一种车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车窗按键上设置的主触控区域的滑动操作满足预设的车窗手动移动条件时,控制车窗处于手动移动状态;
在车窗处于手动移动状态时,若检测到作用于车窗按键上设置的加速触控区域的触摸操作满足预设的加速条件,则控制车窗处于手动加速移动状态;
在车窗处于手动加速移动状态时,若检测到作用于所述主触控区域和所述加速触控区域的触摸操作满足预设的停止加速条件,则控制车窗退出手动加速移动状态;
所述主触控区域和所述加速触控区域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
当检测到作用于车窗按键上设置的主触控区域的滑动操作的滑动方向为第一预设方向,且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控制车窗处于手动上升状态;
当检测到作用于车窗按键上设置的主触控区域的滑动操作的滑动方向为第二预设方向,且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大于压力阈值时,控制车窗处于手动下降状态;
所述手动加速移动状态包括手动加速上升状态和手动加速下降状态;所述加速触控区域包括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和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
在车窗处于手动上升状态时,若检测到作用于车窗按键上设置的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的触摸操作为触摸按下,则控制车窗处于手动加速上升状态;
在车窗处于手动加速上升状态时,若检测到作用于所述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的触摸抬起操作,则控制车窗由手动加速上升状态切换至停止移动状态;
在车窗处于手动加速上升状态时,若检测到从所述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往所述主触控区域的滑动操作时,则控制车窗由手动加速上升状态切换回手动上升状态;
在车窗处于手动下降状态时,若检测到作用于车窗按键上设置的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的触摸操作为触摸按下,则控制车窗处于手动加速下降状态;
在车窗处于手动加速下降状态时,若检测到作用于所述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的触摸抬起操作,则控制车窗由手动加速下降状态切换至停止移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控区域包括第一主触控子区域和第二主触控子区域,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和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和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用于感应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的滑动操作,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为从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往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的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为从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往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的方向;则所述车窗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车窗按键上设置的第一主触控子区域的触摸操作为触摸按下时,控制车窗处于自动上升状态;
当检测到作用于车窗按键上设置的第二主触控子区域的触摸操作为触摸按下时,控制车窗处于自动下降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触控区域包括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和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所述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的方向向上倾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控区域还包括衔接触控区域,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衔接触控区域与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所述衔接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主触控子区域和所述第二主触控子区域用于感应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的滑动操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按键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之间,且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之间,且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与所述主触控区域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主触控区域和所述第一加速触控子区域和所述第二加速触控子区域之间形成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7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