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钩椎关节愈合的智能椎间融合器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3941.6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吴;冉龙骐;于慧君;魏敦文;曾志;吴一川;彭倍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新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愈合 智能 融合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钩椎关节愈合的智能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支撑体上盖(2)、支撑体下盖(3)和螺钉(4、5);支撑体上盖(2)与支撑体下盖(3)的外壳表面为曲面,支撑体上盖(2)的内部有一柱体(6),柱体(6)为伸缩结构,支撑体上盖(2)与支撑体下盖(3)匹配连接后,支撑体上盖(2)的柱体(6)与支撑体下盖(3)的横梁(7)接触,当上盖受力产生形变时,柱体(6)将力传送到横梁(7)中心上,使横梁(7)弯曲,横梁(7)上布置有四组应变片,分别是第一组应变片(8)、第二组应变片(9)、第三组应变片(10)、第四组应变片(11),横梁(7)产生形变使得第一组应变片(8)、第二组应变片(9)受力方向相同,第三组应变片(10)、第四组应变片(11)受力方向相同,第一组应变片(8)、第二组应变片(9)与第三组应变片(10)、第四组应变片(11)受力方向相反;
所述柱体(6)的伸缩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杠和螺母,选择丝杠螺纹的角度,以最小化驱动电机产生的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椎关节愈合的智能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上盖(2)的上顶面和支撑体下盖(3)的下底面为斜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钩椎关节愈合的智能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6)的伸缩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丝杠和螺母,丝杠具有分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防护层、密封层、相变层、密封层、中心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钩椎关节愈合的智能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将四组应变片输出的电压信号换算成力信号即可获得支撑体受力情况,当支撑体受力大于预设阈值A或小于预设阈值B时,控制柱体(6)的伸缩结构,使得支撑体受力大小保持在合理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9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椎间试模具、植入物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绕线滚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