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载模拟转台及转轴同轴度检测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231.7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冲;方贤德;罗祖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G01B21/24;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载 模拟 转台 转轴 同轴 检测 校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载模拟转台及转轴同轴度检测校准装置,包括:防护网、防护网支架、转台支架、转台齿轮、电机齿轮、电磁屏蔽板、锁紧销、圆形钢盘、液压装置、丝杠、线圈支撑板、电磁线圈、液压装置支撑板、电机、光投影板、圆环体、位移传感器、夹紧机构、锁紧机构、下磁力旋转装置、上磁力旋转装置、激光器、转台转轴、电机转轴、可伸缩杆、变频器;本发明的装置不仅能够满足转台的迅速启停和模拟不同过载环境的要求,而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转台转轴同轴度变化大小并校准同轴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过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载模拟转台及转轴同轴度检测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过载模拟转台是一种利用电机转速变化改变转台离心加速度大小,从而影响过载(过载为离心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变化的实验平台,在模拟高性能战机、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及航天器等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但是,过载模拟平台的转轴弯曲特性决定了转台转轴应满足一定的同轴度要求。因此,过载模拟转台和检测校准同轴度装置的设计质量是检测过载模拟平台是否满足要求的关键环节。现有过载模拟平台对转台制动方式采用断电自停的方式,这种制动方式耗时长、稳定性差;现有过载模拟平台通过对转台上的元器件进行物理配平实现转轴同轴度的校准,这种校准方式效率低、效果差;现有过载模拟平台未设有转轴同轴度检测装置,无法对转轴弯曲程度作出准确判断。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过载模拟转台及转轴同轴度检测校准装置,以减少由于转轴弯曲而发生的过载转台运行不稳定和转轴断裂的现象,是各地学者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载模拟转台及转轴同轴度检测校准装置,不仅能够满足过载模拟转台的迅速启停和模拟不同过载环境的要求,而且还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转台转轴同轴度的变化大小并校准同轴度,以减少由于转轴弯曲而发生的过载转台运行不稳定和转轴断裂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过载模拟转台及转轴同轴度检测校准装置,包括:防护网、防护网支架、转台支架、转台齿轮、电机齿轮、电磁屏蔽板、锁紧销、圆形钢盘、液压装置、丝杠、线圈支撑板、电磁线圈、液压装置支撑板、电机、光投影板、圆环体、位移传感器、夹紧机构、锁紧机构、下磁力旋转装置、上磁力旋转装置、激光器、转台转轴、变频器;所述防护网与防护网支架三面焊接,设有锁紧销一面的防护网与防护网支架不接触,所述防护网支架底部和转台支架的底部均与地面固接;所述转台齿轮和电机齿轮啮合且设置在转台支架的平面下方;所述线圈支撑板、电机固定于转台支架上,所述线圈支撑板、液压装置支撑板、光投影板、下磁力旋转装置、上磁力旋转装置与转台转轴过盈配合,所述电磁线圈安装在电磁屏蔽板中,电磁屏蔽板的底部固接在线圈支撑板上,电磁屏蔽板的顶部与液压装置支撑板设有间隙,且不与任何部件接触;所述液压装置、丝杠、下磁力旋转装置的底部均安装在液压装置支撑板上;所述液压装置、丝杠的顶部均与圆形钢盘固接;所述下磁力旋转装置的顶部安装有光投影板,所述上磁力旋转装置顶部与圆形钢盘固接;所述激光器分别设于下磁力旋转装置和上磁力旋转装置内,并与二者旋接;所述圆环体与丝杠旋接,所述位移传感器与圆环体固接;所述夹紧机构通过锁紧机构固定于转台转轴;所述变频器与电机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支架布置于防护网支架的底部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钢盘与防护网支架上的圆形开口为不同直径的同心圆。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支撑板、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转台支架上,转台支架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齿轮和电机齿轮分别与转台转轴和电机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转台支架通过圆珠滚子轴承分别与转台转轴和电机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为两列,每列电磁线圈各由4对N、S极线圈组成,线圈绕线方式为“8”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下磁力旋转装置和上磁力旋转装置为环形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基准电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