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357.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8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超;杨珊;陈正超;杨岷;徐海佳;龚慧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8 | 分类号: | G01N25/08;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沸腾 实验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包括池沸腾子系统、冷却循环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池沸腾子系统包括螺母(1)、上盖(2)、池沸腾观察室(3)、螺栓(4)、垫圈(5)、测试底板(6)、热源腔体(7)、电加热棒(8)、底座(9)、保温层(10)、绝缘层(11)、垫片(12)、调压器(22)、电参数测量仪(23),由内周至外周依次设置的电加热棒(8)、热源腔体(7)、保温层(10)、绝缘层(11)分别与底座(9)上表面连接,测试底板(6)在绝缘层(11)内圈中与热源腔体(7)上表面贴合,池沸腾观察室(3)安装于测试底板(6)顶面,两者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垫圈(5),垫片(12)在池沸腾观察室(3)外围设置于测试底板(6)顶面,上盖(2)安装于池沸腾观察室(3)顶部的周向,池沸腾观察室(3)周向设有多个螺栓(4),螺栓(4)一端依次穿设垫片(12)、测试底板(6)、热源腔体(7),另一端穿设于上盖(2)并分别通过螺母(1)对应连接,电参数测量仪(23)与电加热棒(8)连接,调压器(22)与电参数测量仪(23)连接;
冷却循环子系统包括反渗透膜(14)、冷凝器(15)、冷凝盘管(16)、压力表(17)、出气阀(18)、循环泵(19)、冷却器(20)、出液阀(21),冷凝器(15)安装于池沸腾观察室(3)顶部,两者之间设有反渗透膜(14),冷凝器(15)的冷凝盘管(16)的进口a及出口b之间依次连接出液阀(21)、冷却器(20)、循环泵(19),压力表(17)与冷凝器(15)连接,出气阀(18)与压力表(17)连接,冷凝器(15)的出液口c与池沸腾观察室(3)连通;
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13)、数据存储器(24)、多通道巡检仪(25)、LED光源(26)、高速摄像机(27),温度传感器(13)在测试底板(6)上以及池沸腾观察室(3)内部分别至少安装有一个,LED光源(26)、高速摄像机(27)分别通过支架对准池沸腾观察室(3)安装于其侧方,温度传感器(13)与多通道巡检仪(25)连接,数据存储器(24)与多通道巡检仪(2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池沸腾观察室(3)壁内设有一组冷凝液体工质回流通道,该组通道具有多种长度,且其中每个通道入口均与池沸腾观察室(3)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池沸腾观察室(3)为透明耐热材料,测试底板(6)和热源腔体(7)均为热导体,上盖(2)、底座(9)和垫片(12)的材料均为聚四氟乙烯,保温层(10)材料为气凝胶,绝缘层(11)材料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底板(6)与热源腔体(7)的接触面为凹凸型配合面,热源腔体(7)上部设有用于螺栓(4)通过的法兰圆盘,热源腔体(7)沿其轴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电加热棒(8)的圆柱深孔,电加热棒(8)至少设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膜(14)向下倾斜安装于池沸腾观察室(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气阀(18)为自动式压力调节阀,冷凝盘管(16)安装在冷凝器(15)内,冷却器(20)为风冷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高速摄像机(27)配置有显微镜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LED光源(26)配置有光漫射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13)为PT100型温度传感器;放置于池沸腾观察室(3)内的温度传感器(13)位于液体工质液面以下;放置于测试底板(6)槽道内的温度传感器(13)涂有导热材料。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可视化池沸腾实验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调压器(22),其输出功率被电参数测量仪(23)测量并显示出来,通过从小到大逐步地调节调压器(22)改变电加热棒(8)的输入电压,从而改变所对应的热流密度;电加热棒(8)所散发的热量向上传递,温度通过热源腔体(7)传递到测试底板(6),随后沸腾开始,可以通过透明的池沸腾观察室(3)观察记录各沸腾阶段的气泡运动现象;
步骤二:液态工质沸腾后产生的蒸汽通过反渗透膜(14)进入冷凝器(15),吸收冷却水冷量后冷凝为液滴,液滴掉落在倾斜的反渗透膜(14)上,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冷凝器(15)的出液口c排出至池 沸腾观察室(3)中回流;
步骤三:通过出气阀(18)调节池沸腾观察室(3)内的压力,在步骤一的沸腾现象开始的同时,开启出液阀(21),由冷却器(20)出来的冷却水由进口a进入冷凝器(15),在冷却盘管(16)中与沸腾所得蒸汽进行换热,冷却水得到热量升高温度后由出口b排出冷凝器(15),最后回到冷却器(20)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升温后的冷却水温度降低;
步骤四:在步骤一的沸腾现象开始的同时,开启高速摄像机(27),先进行LED光源(26)位置、强度大小的调试,确保成像效果最佳,当温度传感器(13)在5分钟内温度变化小于0.5℃时,通过多通道巡检仪(25)采集数据,并在数据存储器(24)中保存下来,保证在不同的加热功率下达到的都是稳定的沸腾状态,再在稳定沸腾状态下通过数据存储器(24)选取高速摄像机(27)所对应的合适帧率,捕获气泡动力学的可视化图像,以便进一步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3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