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宽带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5681.6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斌;白磊;庄奕琪;刘伟峰;靳刚;汤华莲;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宽带 频带 带通滤波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宽带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包括上层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下层接地金属板,所述上层微带结构附着在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层接地金属板附着在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层微带结构为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所述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包括两端的输入馈线与输出馈线,所述输入馈线与输出馈线之间设置有正方形结构,所述正方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正八边形结构,所述正八边形结构内部沿着正方形结构的对角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渐变的阶跃阻抗谐振器。该发明为了提高宽带,在正八边形结构的八个顶点分别加载一对开路枝节,在正方形结构各边中点加载一个开路枝节,分别与两端输入馈线和输出馈线相连,实现宽带五频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毫米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化宽带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微波滤波器是用来分离不同频率微波信号的一种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使其不能通过滤波器,只让需要的信号通过。分类可以按功能、组成元件和传输线结构进行:按功能分类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按组成的元件分类有集中参数滤波器、分布参数滤波器和集中参数与分布参数混合型滤波器。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频率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同时,频带的划分也更加精细。其中,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其下行频率为0.935-0.954GHz。全球微波互联接入其频率为3.3-3.8GHz。无线局域网5.2-5.8GHz。现有技术中的多频带覆盖范围较窄,3dB带宽较窄,仅仅能够针对特定的使用环境进行使用,无法满足各种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宽带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多频带覆盖范围较窄,3dB带宽较窄,仅仅能够针对特定的使用环境进行使用,无法满足各种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化宽带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包括上层微带结构、中间层介质基板和下层接地金属板,所述上层微带结构附着在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层接地金属板附着在中间层介质基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层微带结构为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所述五频带的带通滤波器包括两端的输入馈线与输出馈线,所述输入馈线与输出馈线之间设置有正方形结构,所述正方形结构内部设置有正八边形结构,所述正八边形结构内部沿着正方形结构的对角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渐变的阶跃阻抗谐振器。
进一步而言,所述中间层介质基板为Taconic RF-35,相对介电常数为3.5,介质板厚为0.508mm。
进一步而言,所述阶跃阻抗谐振器包括第一阶梯抗阻线、第二阶梯抗阻线、第三阶梯抗阻线、第四阶梯抗阻线、第五阶梯抗阻线和第六阶梯抗阻线。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阶梯抗阻线、第二阶梯抗阻线和第三阶梯抗阻线的长度沿着正方形结构的对角线为中心线由外至内一次增长,所述第一阶梯抗阻线的长度等于第六阶梯抗阻线,所述第二阶梯抗阻线的长度等于第五阶梯抗阻线,所述第三阶梯抗阻线的长度等于第四阶梯抗阻线。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阶梯抗阻线、第二阶梯抗阻线、第三阶梯抗阻线、第四阶梯抗阻线、第五阶梯抗阻线、第六阶梯抗阻线、微带线和开路枝节线组合形成多个U型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开路枝节线共有十二个,所述开路枝节线分别对应正八边形结构的八个顶点和正方形结构的各边中心点。
进一步而言,所述输入馈线与输出馈线均为50Ω的微带馈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发明的内部为一个正方形结构和一个正八边形结构,将正八边形结构与正方形结构做减操作,为了提高宽带,在正八边形结构的八个顶点分别加载一对开路枝节,并在正方形结构各边中点加载一个开路枝节,通过分别与两端输入馈线和输出馈线相连,实现宽带五频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