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细胞外基质材料制备神经诱导修复导管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26164.0 申请日: 2021-04-20
公开(公告)号: CN113171494A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发明(设计)人: 樊李红;郭远东;刘爽;周小虎;林鹏杰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L27/36 分类号: A61L27/36;A61L27/18;A61L27/20;A61L27/50;A61L27/58;A61F2/02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刘琳;冯超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细胞 基质 材料 制备 神经 诱导 修复 导管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细胞外基质材料制备神经诱导修复导管的方法,该方法由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细胞外管壁和脂肪组织制备的脱细胞外基质组成,然后通过模具注射和冷冻干燥的方式制备。该神经诱导修复导管不仅具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满足手术后的强度要求,其对于周围神经的诱导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修复3厘米以上的神经损伤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本发明主要针对人体周围神经的损伤进行修复,通过制备结构性的导管进行治疗;其应用领域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细胞外基质材料制备神经诱导修复导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的结构或功能的损伤主要是由于事故、创伤和其他相关原因,损伤会导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以及神经性疼痛等。尽管对周围神经损伤(PNI)的病理生理学和再生机制有很明确的理论基础,但能保证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的可靠治疗方法仍然缺乏,这其中神经损伤的修复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是自体移植,其具有无免疫性、生物活性高、力学性能合适等,但是自体移植也存在很多的限制影响其应用,例如供体部位易发病,供体有限等。

神经导管(nerve guidance conduits,NGC)被认为是一种新型人工制造的用于治疗神经损伤的生物医用支架材料,对于自体神经移植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替代效果。通过天然或合成生物聚合物制成的具有神经再生所需的机械和生物性能的组织工程管状结构被称为神经导管。人工组织工程材料的神经导管支架作为损伤神经末梢之间的桥梁,为两端提供结构和营养支持,支持周围组织的侵袭和轴突沿导管的再生。最佳修复神经导管损伤的神经导管要求包括具有仿生结构、纵向排列轴突再生的结构特征、满足结构支撑的力学性能、结构中营养的渗透性、导电性、灵活性和生物降解性。

从最初的硅胶导管到现在的可降解生物医用制备的导管,神经诱导修复导管的结构基本稳定在支持材料和功能添加物两个方面,即由支架材料进行神经结构支持并引导轴突和周围细胞的生长,再辅助添加促进轴突导向和再生的种子细胞或者生长因子,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以利于神经再生。

目前,修复导管采用自体移植和空心导管;自体移植会导致供体部位受损,且来源受限制;空心导管治疗不利于神经的轴向生长,神经结构变形,最终影响神经传输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细胞外基质材料制备神经诱导修复导管的方法,该神经诱导修复导管由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外管壁和哺乳动物组织脱细胞制备的纤维蛋白管填充材料组成,其中神经诱导修复导管的外管壁主要通过静电纺丝设备制备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薄层管状结构,管填充物主要由哺乳动物的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纤维蛋白组织,然后通过模具注射和冷冻干燥的方式制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一种利用细胞外基质材料制备神经诱导修复导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细胞外管壁制备:

按重量比1:1~10称取羧甲基壳聚糖硫酸酯和左旋聚乳酸(PLLA),并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PBS缓冲溶液,充分搅拌至均匀溶液,通过静电纺丝设备将溶液制备成具有多孔结构的中空导管,即为细胞外管壁;

2)脱细胞外基质制备

a.将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聚氧乙烯-8-辛基苯基醚加入水中溶解,得到混合液,且混合液中,十二烷基磺酸钠质量分数为0.5%~1.5%,聚氧乙烯-8-辛基苯基醚质量分数为1%~3%;

b.将购买的脂肪组织(猪、牛、羊、狗)切碎后,置于混合液中搅拌浸泡,用去离子水清洗(该方法对组织的处理性更好,脂肪和细胞可以有效脱出,且不损伤蛋白的结构和性能);

c.然后利用醋酸溶液对步骤b脂肪组织进行处理,完成后去离子水清洗;

d.利用液氮和PBS溶液对步骤c处理的组织进行冻-融处理,然后利用PBS溶液浸泡搅拌,去离子水清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6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