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6690.7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珊山;陈先民;沈子实;李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度 机翼 前缘 功能 强度 试验 载荷 加载 装置 | ||
1.一种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用以连接至变弯度机翼前缘(2);
变形驱动电机(3),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上,用以连接至变弯度机翼前缘(2)根部,以能够对变弯度机翼前缘(2)施加变形载荷;
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其筒体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上,其活塞杆用以连接至变弯度机翼前缘(2)上翼面,以能够沿变弯度机翼前缘(2)上翼面的法线方向施加气动载荷;
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其筒体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下,其活塞杆用以连接至变弯度机翼前缘(2)下翼面,以能够沿变弯度机翼前缘(2)下翼面的法线方向施加气动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的筒体与所述支撑架(1)间滑轨配合连接;
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的筒体与所述支撑架(1)间滑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拉压垫片(6),一侧与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活塞杆连接,一侧用以贴合至变弯度机翼前缘(2)上翼面;
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拉压垫片(7),一侧与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活塞杆连接,一侧用以贴合至变弯度机翼前缘(2)下翼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上翼面气动载荷位移作动筒(8),其筒体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上,其活塞杆连接在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的筒体上,以能够带动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相对于所述支撑架(1)滑动;
下翼面气动载荷位移作动筒(9),其筒体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上,其活塞杆连接在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的筒体上,以能够带动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相对于所述支撑架(1)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位移传感器(10),用以连接在变形驱动电机(3)变弯度机翼前缘(2)根部之间;
控制器(11),与所述变形驱动电机(3)、所述位移传感器(10)连接,以能够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10)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变形驱动电机(3)进行相应的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连接,以能够控制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进行相应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两个角位移传感器(12),一个所述角位移传感器(12)用以连接在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活塞杆、变弯度机翼前缘(2)上翼面之间;另一个所述角位移传感器(12)用以连接在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活塞杆、变弯度机翼前缘(2)下翼面之间;
所述控制器(11)与两个所述角位移传感器(12)、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4)、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加载作动筒(5)连接,以能够根据两个所述角位移传感器(12)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上翼面气动载荷位移作动筒(8)、所述下翼面气动载荷位移作动筒(9)进行相应的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弯度机翼前缘功能强度试验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角度传感器(13),用以连接在变弯度机翼前缘(2)内部,与所述控制器(11)连接;所述控制器(11)比对、校准两个所述角位移传感器(12)、所述位移传感器(10)与所述角度传感器(13)间的反馈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未经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66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钢炼钢转炉炉后脱硫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液化气储罐的内置式紧急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