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穿刺手术或腹腔手术定位的荧光体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6726.1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章智敬;徐雷;葛怀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3 | 分类号: | A61B90/13;A61B90/14;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穿刺 手术 腹腔 定位 荧光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穿刺手术或腹腔手术定位的荧光体定位装置,该装置的定位用于手术定位,器械体内定位,切除病变和取活检组织,针对现有的荧光体定位装置不能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来改变荧光体定位装置的大小,操作繁琐,病变位置切除时容易脱落,对病人再次造成伤害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转轴,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转杆,本发明,通过横向拉动控制杆即可根据病变部分的大小来改变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的张开角度,择期进行腔镜操作、手术穿刺操作、定位活检操作、腹腔镜操作切除病变部位,两个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将病变部位包裹在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内,防止病变部位掉落,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穿刺手术或腹腔手术定位的荧光体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公告号为CN103027751A的发明涉及胃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定位切除病变部位的荧光体定位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荧光体基层,荧光体层,保护层,以及连接定位固定机构组成,其中,荧光体基层外周为荧光体层,荧光体层的外周设有保护层,在荧光体基层和荧光体层的水平中心线上设置连接定位固定机构,荧光体基层及荧光体层设计为椭圆形球体,在荧光体基层的椭圆形球体长轴方向设有可以穿过连接定位固定机构的细长轴的通孔,并且椭圆形球体的尺寸为长轴1厘米×短轴3厘米,该技术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胃肠道手术中准确及时定位病灶问题等特点。
该胃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定位切除病变部位的荧光体定位装置不能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来改变荧光体定位装置的大小,进而更好的夹紧病变位置,并且操作较为繁琐,在手术时不便于操作,并且病变位置切除时容易脱落,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对病人再次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应用穿刺手术或腹腔手术定位的荧光体定位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穿刺手术或腹腔手术定位的荧光体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穿刺手术或腹腔手术定位的荧光体定位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转杆,所述控制盒的一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所述转杆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固定连接有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两个所述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个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卡合的卡合组件,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两个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张开或闭合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盒远离通孔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用于推动控制组件的推动组件,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固定推动组件的固定组件。
优选地,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位于下方的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顶部的固定块和开设在位于上方的荧光体定位装置本体底部的第一卡槽,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与第一卡槽相卡合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和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转轴外部的正齿轮,两个所述正齿轮相啮合,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靠近正齿轮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靠近正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靠近正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正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6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