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28948.7 申请日: 2021-04-21
公开(公告)号: CN113111559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3
发明(设计)人: 陶清林;王颖桐;尹万云;于峰;孔炯;贾冬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23 分类号: G06F30/23;G06F30/13;G06F119/14
代理公司: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代理人: 于婉萍
地址: 2430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合 结构 粘结 滑移 有限元 模拟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创建型钢高强混凝土模型,并在装配过程中对型钢与混凝土进行分区操作;

步骤二、在型钢与混凝土接触面间添加弹簧单元,通过前处理,提交作业,生成包含有限元模型信息的inp文件;

步骤三、通过ABAQUS自带的Python语言接口,编写脚本,创建单元节点集合;

步骤四、在inp文件中添加弹簧刚度参数,完成对非线性弹簧的修改;

步骤五、重新在ABAQUS中创建作业,并输入修改后的inp文件,通过ABAQUS command提交作业分析,对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进行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创建模型时型钢选取S4R曲壳单元,纵筋以及箍筋选取T3D2桁架单元,混凝土选取C3D8R实体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分区操作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创建水平与竖直方向基准轴,作为主轴;再通过原始基准轴平移得到水平、竖直两个方向初始基准面;对两个初始基准面进行偏移,即可得到沿构件全高的水平和垂直基准面,随后利用沿构件全高的水平和垂直基准面进行分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基准面的偏移量取值为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弹簧单元采用spring2类型弹簧,前处理参数设置如下:

(1)模拟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时设置多个分析步,包括初始分析步以及后续分析步,程序类型选取静力通用,采用增量迭代法进行计算;

(2)模拟采用单调静力轴心加载制度,创建多个荷载步,沿型钢滑移方向选取位移加载,各个分析步之间相互依次叠加;

(3)约束混凝土底部X、Y、Z三个方向的位移,构件加载端沿Z轴方向施加50mm的位移量;

(4)在mesh模块中设置单元类型、形状及密度,取近似全局尺寸0.02,最大偏离因子0.1来为实例布置种子,然后再对部件进行网格划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模拟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时共设置10个分析步,采用增量迭代法进行计算的最大增量步数为1000,增量步中初始设为0.1,最小设为10-5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的过程为:抽取模型中混凝土与型钢节点坐标数据,寻找重合单元节点编号,逐行读取,依次循环,按X、Y、Z三个方向进行排序,最终得到单元节点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弹簧的方向进行定义,X轴方向为1,1;Y轴方向为2,2;Z轴方向为3,3;步骤四中定义弹簧3,3方向的刚度参数,该刚度参数由试验实测曲线测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改后的inp文件包含的基本参数有:构件类型参数、几何参数、有限元参数、荷载参数、单元集合和弹簧刚度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有限元模拟时,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中的胶结粘结强度τ0、极限强度τu及残余粘结强度τr分别按下式计算:

τ0=0.0673ft+0.153ρsv+0.109Ca/ha-0.004la/ha+0.0012

τu=0.0348ft+0.1733ρsv+0.0306Ca/ha-0.0662la/ha+1.164

τr=0.0197ft+0.0733ρsv+0.01345Ca/ha-0.0142la/ha+0.605

式中,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值,ρsv为配箍率,Ca/ha为型钢保护层厚度与型钢翼缘宽度的比值,la/ha为型钢埋深与翼缘宽度的比值;

当考虑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沿锚固长度分布的粘结应力时:

τ(x)=0.3837kεmaxekx

式中,τ(x)为沿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沿锚固长度分布的粘结应力,x为计算粘结应力处与加载端处的垂直距离,k为粘结应变分布指数特征值,可按式k1=(-0.4307la/ha+5.5634)×10-3计算,εmax为距加载端为零的型钢等效最大应变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89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