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不燃烧烟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0220.8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伯壮;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1/20 | 分类号: | A24D1/20;A24D3/17;A24F40/46;A24F40/20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44219 | 代理人: | 林希南 |
地址: | 20142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燃烧 | ||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弹。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制造工艺较复杂、烟草材料碎片无法利用而造成材料浪费较大、封口胶粘剂会涂到烟草材料上等问题。技术要点:由按轴向依次设置的烟草材料段、中间段和过滤嘴段构成,所述烟草材料段内填充有烟草材料,所述烟草材料段的前端口上设有第一封口薄片,特征是所述烟草材料段的后端口和所述过滤嘴段的前端口上分别设有适合与所述中间段进行插接配合的插接段,所述中间段的两端部分别插接配合在所述烟草材料段和所述过滤嘴段的插接段上、构成三段式结构体,所述中间段为一空心筒、其用于接插所述烟草材料段的前端口上设有第二封口薄片,所述第一封口薄片和第二封口薄片均采用高透气成型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卷烟的发烟部分,特别是一种三段式的加热不燃烧烟弹。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三段式的加热不燃烧烟弹,有如中国专利第201710880983.6号公开的一种不含发烟材料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结构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烟草段、支撑部件和近唇段,以及限制所述烟草段、支撑部件和近唇段的外部包裹材料。但该方案为了避免电加热元件插入或退出烟草段时,会引起烟草段内的烟草材料碎片移动,粘附在电加热元件上导致需要频繁清洁卷烟加热器的加热元件,所以烟草段的芯部采用长条状薄片沿烟支纵向聚集而成,造成制造工艺复杂、且烟草材料碎片无法利用而造成材料浪费较大;构件组成也比较繁复,也造成了制造工艺复杂。
中国专利第201811285168.6号公开的一种加热不燃烧制品的封口方式,其结构根据加热不燃烧烟具的加热模块的形状,选定合适的封口材料,进行封口,使用封口材料将需要加热不燃烧发烟单元远唇端封口或两端封口形成发烟单元,封口采用施胶或延压技术进行处理。这一方案可以防止发烟单元填充物外泄,方便清洁加热片,可以为发烟单元增加通风效率,提升发烟效果。但这一方案并不是三段式的加热不燃烧烟弹,且当两端封口形成发烟单元时,由于有一端口必须在烟草材料填充后再进行胶粘封口,所以粘合剂往往会涂到烟草材料上,导致烟气产生杂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制造工艺较复杂、烟草材料碎片无法利用而造成材料浪费较大、封口胶粘剂会涂到烟草材料上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加热不燃烧烟弹,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不燃烧烟弹,由按轴向依次设置的烟草材料段、中间段和过滤嘴段构成,所述烟草材料段内填充有烟草材料,所述烟草材料段的前端口上设有第一封口薄片,其特征是:所述烟草材料段的后端口和所述过滤嘴段的前端口上分别设有适合与所述中间段进行插接配合的插接段,所述中间段的两端部分别插接配合在所述烟草材料段和所述过滤嘴段的插接段上、构成三段式结构体,所述中间段为一空心筒、其用于接插所述烟草材料段的前端口上设有第二封口薄片,所述第一封口薄片和第二封口薄片均采用高透气成型纸。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透气成型纸可以采用透气度为8001~24000cu(cu-在1千帕测量压力的条件下,通过1平方厘米的被测试样表面的空气流量。)。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透气成型纸较佳透气度可以采用18000~24000cu。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三段式结构体的外表可以包裹有一层水松纸,所述三段式结构体也可以不包裹水松纸而直接成为加热不燃烧烟弹。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封口薄片设置在所述烟草材料段的前端口上或者第二封口薄片设置在所述中间段的前端口上,均可以采用胶粘或咬合等紧固方式,均可以采用平贴、外包或嵌入等连接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段的空腔内可以装有增加香味的香珠。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烟草材料可以是烟叶、再造烟叶、烟梗、其他可烟用植物或者其中任何二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烟草材料的形态可以是切丝、颗粒、片、碎片、末或者其中任何二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