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0545.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9/00;A61M37/00;A61P27/02;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光建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阴虚 燥热 眼病 热奄包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生地黄10‑20份、玉竹10‑20份、麦冬10‑20份、白菊花6‑12份、桑叶6‑12份、冰片2‑4份。本发明属于眼病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及其制作方法,通过温热和药物的良性刺激,药物经过皮肤吸收,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达到滋阴清肝润目之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病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热奄包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患病部位或身体的特定穴位,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及里,通过皮毛腠理,内达脏腑,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目的一种外治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及其制作方法,通过温热和药物的良性刺激,药物经过皮肤吸收,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达到滋阴清肝润目之功效。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生地黄10-20份、玉竹10-20份、麦冬10-20份、白菊花6-12份、桑叶6-12份、冰片2-4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地黄11-19份、玉竹11-19份、麦冬11-19份、白菊花7-11份、桑叶7-11份、冰片3-4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地黄15份、玉竹15份、麦冬15份、白菊花9份、桑叶9份、冰片3份。
本发明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所述生地黄、玉竹、麦冬、白菊花、桑叶、冰片备用;
2)准备一个自制布袋;
3)将步骤1)所述的药材放入自制布袋中;
4)放入蒸锅中蒸制20分钟;
5)取出静置、冷却;
6)敷在眼睛上,热敷30分钟,每天2次。
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的冷却的温度为30摄氏度。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及其制作方法,生地清热养阴有清肝热,玉竹、麦冬能够润肺清心、泻热生津,白菊花清肝明目,桑叶甘润益阴,冰片辛香开窍,善疗目疾。中药热奄包具有无毒,对人体无害的优点。通过温热和药物透过皮肤黏膜的良性刺激;可以扩张眼睑局部的血管,促进血流,减轻炎症反应;局部温度高于睑脂的溶点,有益于睑板腺分泌,其分泌物也易通畅排出从而达到改善泪膜脂质层缺乏状况,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使泪腺血供充足,促进水液分泌的增加;通过温热和药物的良性刺激,药物经过皮肤吸收,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达到滋阴清肝润目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种治疗阴虚燥热证眼病的热奄包,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生地黄10-20份、玉竹10-20份、麦冬10-20份、白菊花6-12份、桑叶6-12份、冰片2-4份。
所述生地黄11-19份、玉竹11-19份、麦冬11-19份、白菊花7-11份、桑叶7-11份、冰片3-4份。
所述生地黄15份、玉竹15份、麦冬15份、白菊花9份、桑叶9份、冰片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昳,未经刘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