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植株发育的节瓜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0705.7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端权;黄鸣;钟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莫成龙 |
地址: | 5468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植株 发育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植株发育的节瓜种植方法。本发明中,节瓜苗定植后第2天即滴灌0.5个剂量节瓜小苗配方营养液,以后逐步提高营养液浓度,将节瓜小苗配方营养液浓度提高到l.l个剂量;采取提早播种、保护地育苗、小拱棚定植等春提早栽培措施,可将节瓜上市时间提早到5月初甚至4月下旬,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配合生产过程中的预先对培养基等进行消毒,从而避免了后续节瓜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保护了节瓜的正常生长;采取多时段施肥的方式,提高了节瓜生长过程中的施肥效果,有利于土壤培肥,在节瓜生长后期,合理增施叶面肥可以相应增加节瓜种子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利于提高节瓜种子的质量,从而给种植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植株发育的节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节瓜属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种一年生攀缘植物,别名毛瓜、毛节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节瓜原产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广泛栽培。节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清热、消暑、利尿、解毒、消肿等功效,老瓜、嫩瓜均可供炒、煮或作汤用,尤以嫩瓜为佳。节瓜在广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但是常见的节瓜在种植过程中,在种植前,种子未经过任何处理就开始进行培育,使得后期的节瓜涨势不够良好,同时后续节瓜施肥不够及时,使得节瓜的产量不高,同时单瓜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促进植株发育的节瓜种植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促进植株发育的节瓜种植方法,所述促进植株发育的节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优质的节瓜品种和优质的育苗土地,准备开始进行育苗,此时选取品种可以根据时节来选取;
S2:取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容器,之后加入纯净水开始进行配置25%的1000倍液,之后将步骤S1中选好的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 20min;
S3:进行培养基土壤的配置,以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和土壤按10 份:15份:15份的比例混合好,再向混合土壤的内部加入2~3份泥炭与l份蛭石混合;
S4:开始进行培养基的消毒处理,此时育苗基质、器具及场地消毒基质消毒时用40%的福尔马林原液稀释l00倍将基质均匀喷湿,再用塑料薄膜将基质封盖72小时后揭膜,待福尔马林气味消失后才播种;
S5:步骤S4中结束之后,种子消毒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用干净、湿润拧至无滴水的沾水棉花层保湿置于28~30℃的环境下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育苗;
S6:播种时种子平放,芽朝下,穴盘每穴播l粒种子,均匀覆盖基质;岩棉块育苗则将岩棉块紧密地铺在育苗床上,用水将岩棉块浇湿透,将种子播放在岩棉块中央孔穴中,每穴l粒,根芽向下
S7:出苗后注意控水及通风降湿;控制小拱棚内气温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0%;棚内空气湿度过高时打开小拱棚棚膜及大棚侧面棚膜或保护设施通风装置降湿,打开小拱棚时勿让薄膜滴水滴在苗上;
S8:选地选择土壤pH值5.5~7.0、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种植;整地施基肥配合整地施基肥;按畦宽150cm、畦高 30cm、沟宽30cm的规格起畦;
S9:起畦后及时覆盖宽幅为150cm的地膜;定植规格及时间选用壮苗定植;种植规格为双行单株定植,行距60~70cm,株距45~50cm,每500m2定植1700~2000株;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定植,定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搭建小拱棚用2m长竹篾和2m宽透明薄膜在畦上搭小拱棚,用泥土将薄膜四边盖紧、盖严;
S10:定植后3~5天待土壤稍干后淋一次缓苗水,之后持续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及时排涝,晴天或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揭开小拱棚两端薄膜或全部揭开以便通风降温、降湿,下午气温下降前盖回薄膜保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