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0943.8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峰;魏志强;贾东宁;韩恒敏;许佳立;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格律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4 | 代理人: | 王子溟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域 耦合 预报 系统 雷达 性能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包括:
各个主核并行获取雷达信息,每个方位角具有一个对应的雷达信息,一个主核对应一个方位角,每个主核获取与其对应的方位角所对应的雷达信息,所述雷达信息包括区域预报数据、雷达工作参数以及雷达回波数据;
各个主核根据自身获得的雷达信息生成模型参数、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
每个主核将自身生成的模型参数、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以及雷达信息传递给与自身连接的从核,所述从核根据所述模型参数、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以及雷达信息生成与其连接的主核所对应的方位角在距离维上每一点的信杂噪比和检测概率并传递给该主核;
每个主核将与其连接的从核所传递的信杂噪比和检测概率按照雷达标志、方位标志进行存放从而得到每个方位角的检测概率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主核并行获取雷达信息包括:
获取主核使用数量信息;
根据主核使用数量信息控制对应数量的主核并行获取雷达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工作参数包括雷达的发射功率、雷达的接收功率,天线的增益、雷达的工作波长、目标截面积、雷达的作用距离、传播损耗以及雷达损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主核根据自身获得的雷达信息生成模型参数包括:
每个主核根据自身获得的雷达信息,通过矩估计法和K-S拟合度检验方法确定幅度分布模型和分布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主核根据自身获得的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包括:
利用区域耦合预报数据根据TSC模型计算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核根据所述模型参数、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以及雷达信息生成该主核所对应的方位角在距离维上每一点的信杂噪比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信杂噪比:
;其中,
SIR为信杂噪比,PS为目标功率、PC为杂波功率和Pn为噪声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功率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
所述杂波功率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
所述噪声功率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其中,
式中,为目标的平均 RCS ,为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为雷达单元的分辨尺度,为玻耳兹曼常数(),=290K 为环境参考温度,为信号带宽,为噪声系数,为雷达的发射功率,为接收功率,是天线的增益,为雷达的工作波长,为目标截面积,为雷达的作用距离,为传播损耗,雷达损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域耦合预报系统的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核根据所述模型参数、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以及雷达信息生成该主核所对应的方位角在距离维上每一点的检测概率包括:
将信杂噪比、虚警概率带入由海杂波幅度分布确定的检测概率公式即可计算出雷达覆盖区域的检测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未经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09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