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及其尾端简易固定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1111.8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成;鲁晓波;刘晋珲;阳运康;段可;卓乃强;葛建华;叶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杨重江 |
地址: | 646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固定 装置 及其 尾端 简易 结构 | ||
1.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及其尾端简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型髓内固定装置(A)、压紧垫片(B)、压紧骨钉(C);新型髓内固定装置(A)包括但不仅限于髓内钉、弹性髓内钉、克氏针等;压紧垫片(B)贴合骨面形状且可接触部分圆润光滑,压紧骨钉(C)部分钉头沉入压紧垫片且钉头整体圆润光滑;新型髓内固定装置(A)根据髓腔形状连接固定骨折块,尾端(A5)经过折弯工具折弯,配合压紧垫片(B)和压紧骨钉(C)固定与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及其尾端简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髓内固定装置(A)根据功能和尖端形状分为三种型号,前倾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竖直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I)、后倾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I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及其尾端简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倾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和后倾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II)有顶尖(A1)和钝尾(A2);竖直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I)有竖直尖(A6);三种新型髓内固定装置都有曲颈(A3)、新型髓内固定装置体(A4)、尾端(A5)、尖端定位标记(A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及其尾端简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新型髓内固定装置(A)曲颈角度θ根据使用管状骨的不同,角度范围为:135°到180°;所述三种新型髓内固定装置体(A4)直径D根据使用管状骨的不同,直径范围为:0.8mm到10mm;当直径较大时,新型髓内固定装置体(A4)中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及其尾端简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倾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和后倾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II),它们顶尖(A1)的横向尺寸小于它们钝尾(A2)的横向尺寸,且都小于新型髓内固定装置体(A4)的直径尺寸,三种尺寸平滑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髓内固定装置及其尾端简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倾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的顶尖(A1)向前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80°到80°,图中例子为倾斜30°;后倾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II)的顶尖(A1)向前倾斜,倾斜角度范围为-80°到80°,图中例子为倾斜30°;竖直型新型髓内固定装置(II)的竖直尖(A6)横向尺寸小于新型髓内固定装置体(A4)的直径尺寸,且二者尺寸成阶梯状变化,横向尺寸间平滑过渡连接,竖直尖(A6)无倾斜角;新型髓内固定装置(A)整体圆润、无锋利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1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