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控制方法及装置、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1217.8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焦凌云;田永立;曹会平;贾振杰;赵子龙;郭子夜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38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彭竞驰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流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含储能变流器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的并离网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并离网状态信息确定储能变流器的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和储能变流器的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
获取储能变流器的逆变输出电压,根据所述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以及所述逆变输出电压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第一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基于逆变输出电压d轴分量以及预设的有功功率给定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第二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获取储能变流器的逆变输出电流,基于所述逆变输出电流、所述第一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以及所述第二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确定d轴调节量;
根据所述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以及所述逆变输出电压确定储能变流器的q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基于所述逆变输出电流以及所述q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确定q轴调节量;
基于所述d轴调节量以及所述q轴调节量对储能变流器进行控制;
其中,基于所述并离网状态信息确定储能变流器的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和储能变流器的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包括:
若所述并离网状态信息显示储能变流器工作在并网模式,则获取电网电压以及储能变流器的逆变输出电流,并基于所述电网电压以及所述逆变输出电流确定储能变流器的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以及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
若所述并离网状态信息显示储能变流器工作在离网模式,则直接获取预设的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以及q轴逆变输出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网电压以及所述逆变输出电流确定储能变流器的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以及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包括:
获取电网电压以及储能变流器的逆变输出电流,并基于所述电网电压以及所述逆变输出电流确定电网电压d轴分量、电网电压q轴分量、储能变流器的有功功率输出和无功功率输出;
基于所述电网电压d轴分量、所述有功功率输出以及预设的有功功率给定确定储能变流器的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
基于所述电网电压q轴分量、所述无功功率输出以及预设的无功功率给定确定储能变流器的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网电压d轴分量、所述有功功率输出以及预设的有功功率给定确定储能变流器的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包括:
将所述有功功率输出以及预设的有功功率给定输入至第一预设功率环控制器中,得到储能变流器的第一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
将所述第一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以及电网电压d轴分量之和作为储能变流器的d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网电压q轴分量、所述无功功率输出以及预设的无功功率给定确定储能变流器的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包括:
将所述无功功率输出以及预设的无功功率给定输入至第二预设功率环控制器中,得到储能变流器的第一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
将所述第一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以及电网电压q轴分量之和作为储能变流器的q轴逆变输出电压给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逆变输出电压d轴分量以及预设的有功功率给定确定储能变流器的第二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包括:
对所述有功功率给定进行比例计算,将比例计算后的有功功率与逆变输出电压d轴分量的比值作为储能变流器的第二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并离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逆变输出电流、所述第一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以及所述第二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确定d轴调节量,包括:
将所述第一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以及所述第二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之和作为储能变流器最终的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
基于所述最终的d轴逆变输出电流给定以及所述逆变输出电流确定d轴调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2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动扒胎机
- 下一篇:OLED面板的节能型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