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1526.5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弈麟;冀保峰;赵秋燕;李文涛;李春国;文红;宋康;王毅;韩瑽琤;张高远;张晓辉;徐振洋;吴红海;郑国强;王珺;赵云飞;杨沐;张青青;成迪;牛文皓;袁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张龙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慧 城市 垃圾 分类 识别 系统 方法 | ||
1.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待分类垃圾的特性信息;
主控模块,用于根据特性信息对待分类垃圾进行识别得到分类结果;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分类结果对待分类垃圾进行分拣将待分类垃圾转换为已分类垃圾;
监测模块,用于对已分类垃进行监测得到垃圾堆量;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垃圾堆量生成调度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用于获取待分类垃圾图像的机器视觉摄像头,机器视觉摄像头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特性信息包括轮廓信息、特征信息、色彩信息和材质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用于驱动待分类垃圾移动的第一驱动器和用于驱动待分类垃圾与第一驱动器脱离的第二驱动器,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用于感应已分类垃圾堆叠高度的红外对管传感器,红外对管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模块,用于对垃圾投放者进行感应以触发所述采集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用于感应垃圾投放者的人体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人体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联网模块,用于将所述垃圾堆量传输给所述管理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模块包括WIFI模块,WIFI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9.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慧城市的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部署并且初始化所述系统;
S2、所述采集模块获取待分类垃圾的特性信息,并且将特性信息传输给所述主控模块;
S3、主控模块根据特性信息对待分类垃圾进行识别,并且根据识别结果和预设的垃圾分类映射表得到分类结果;
S4、主控模块根据分类结果生成分类动作指令,并且将分类动作指令传输给所述执行模块;
S5、执行模块根据分类动作指令依次对待分类垃圾进行连接、移动和脱离操作,完成对待分类垃圾的分拣;
S6、当已分类垃圾触发所述监测模块时监测模块生成垃圾堆量,并且将垃圾堆量传输给所述管理模块;
S7、管理模块根据垃圾堆量生成调度指令,并且将调度指令发送给管理人员;
S8、管理人员根据调度指令对已分类垃圾进行转移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系统还包括物联网模块,用于将所述垃圾堆量传输给所述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S1中,初始化所述系统的方法为:
S11、管理人员通过所述物联网模块构建无线通信网络;
S12、管理人员将移动终端接入无线通信网络,并且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和物联网模块向所述管理模块发送配置请求信息;
S13、管理模块根据配置请求信息生成配置指令,并且将配置指令通过物联网模块传输给所述主控模块;
S14、主控模块根据配置指令对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执行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进行配置;
S15、管理人员将移动设备与无线通信网络断开,完成初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5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