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模具维修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1592.2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郁伟峰;沈军;苏谦;金旗;陈俊;黄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29/02;B24B41/02;B24B41/04;B24B41/06;B24B47/2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模具 维修 夹具 | ||
一种玻璃模具维修用夹具,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其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有工作台左衬板,工作台左衬板上设工作台左衬板抛光头让位孔;玻璃模具纵向支承夹持机构,该玻璃模具纵向支承夹持机构包括回转盘座、回转盘、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夹持爪、玻璃模具背部夹持块座、玻璃模具背部夹持块、夹持块限定压板和回转盘座第一、第二调整限定装;一对玻璃模具腔口抛光机构的上部各由下向上经所述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伸展到回转盘的上方并且对应于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夹持爪与所述玻璃模具背部夹持块之间。优点:保障对玻璃模具成模的维修质量;减轻作业强度;缩短维修交货周期;保障安全;方便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模具维修用夹具。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玻璃模具主要指成模即成型模,但并非绝对限于成模,例如还可包括初模。公知的制作玻璃容器(如啤酒瓶、红酒瓶、汽水瓶、日用生活化妆品瓶、调料瓶和各类饮品瓶,等等)所用的玻璃模具通常为彼此对称的两半模结构,对此可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298355A (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CN101298356A (制作玻璃容器的模具)、CN101298357A (加工玻璃容器用的模具)、CN101298358A (一种玻璃容器加工用的模具)、CN101298359A ( 玻璃容器加工用模具)、CN101941791A (制作瓶罐类玻璃容器的模具)、授权公告号CN102515471B (用于制造瓶罐类玻璃容器的模具)以及美国专利US2006/0213632A1 (玻璃成型模具),等等。
仍如业界所知,由于玻璃模具对材料和加工全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十分严苛,加上工艺步骤相对较多,因而价格较为昂贵,又由于从节约资源以及节省模具使用成本的角度考量,需根据具体情况对玻璃模具(初模、成型模)、口模乃至冲头、底模等等进行维修,例如对损坏部位修补、对模缝(模具浅裂缝)部位以及所有接合部位喷焊、对初模与闷头接合部位进行修整、对口模接合部位进行车削并且进行抛光处理、对模底板进行刻字和滚花,等等。玻璃模具成型模维修较为频繁或称较为常规的项目是对模腔腔口(习惯称“模腔头颈部腔口”或“模腔上腔口”)以及对位于瓶底模配合凹槽的凹腔(习惯称“模腔下腔口”)进行抛光,一方面确保玻璃制品的质量,另一方面确保玻璃模具的合理使用寿命,等等。
已有技术中当要对玻璃模具的前述模腔上腔口以及模腔下腔口依需进行抛光维修时,由于缺乏结构合理的得以承载并夹住玻璃模具的夹具,因而只能由操作人员在攥捏住玻璃模具的状态下人为地使玻璃模具的前述模腔上腔口或模腔下腔口与抛光机构的抛光头贴触,并且同时频繁地使玻璃模具转动以及合理作水平方向的位移。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是人为地使待维修的玻璃模具在攥捏状态下贴靠至抛光机构的抛光头的,因而前述模腔上腔口或模腔下腔口与抛光机构(抛光机构的抛光头)之间的接触力或称贴紧程度的一致性难以保障,从而会严重影响抛光效果,最终影响维修质量;其二,由于玻璃模具相对笨重,又由于全凭操作者的双手捏住(攥住)玻璃模具,因而操作者的作业强度大,若是体能欠缺者,则根本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因此维修作业对操作者的体能具有挑剔性;其三,由于维修效率低,因而一方面增大维修成本,另一方面存在影响与客户即与用户约定的交货期限之虞(玻璃模具的维修通常是由使用方交由制造商进行的);其四,一旦先前处于捏住状态的玻璃模具在维修过程中不慎脱手(滑脱),则会因跌落至地坪而损及玻璃模具,并且还存在伤及(砸伤)操作者足部而引发严重事故的风险。
依然如业界所知,工装夹具是用于在某种产品的制造和/或后继工序以及维修作业中对工件进行定位而得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别的装备,并且还通常需要满足在工件加工(包括维修)时无干涉的现象、操作方便、结构相对简练等要求。并且由于工装夹具具有针对某种工件或称产品加工的专属的特点,因此通用化程度极低,往往由工件(或称产品)的生产厂商自行设计并制作。正是基于该因素,在目前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适合于对前述玻璃模具维修用夹具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