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1733.0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涛;张陵;公多虎;杨利民;李山;郑义;葛志杰;詹仲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H02M5/10;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电 冲击 测试 装置 | ||
1.一种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第一开关模块、雷电波产生模块、第二开关模块、检测结果采集模块、通讯模块、主控单元和反馈模块;供电模块、第一开关模块、雷电波产生模块、第二开关模块依次连接在一起,主控单元分别与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供电模块和通讯模块连接,反馈模块分别与主控单元和供电模块连接,检测结果采集模块与通讯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雷电波产生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储能元件,第一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和至少一个充电选择端,充电选择端与储能元件一一对应;第二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输出端和至少一个放电选择端,放电选择端与储能元件一一对应;每个储能元件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充电选择端和放电选择端连接,每个储能元件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结果采集模块包括录波器、电压分压器和电流互感器,电压分压器的输出端与录波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压分压器的接地端接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与录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接地端接地,录波器的输出端与通讯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模块包括电源单元、逆变单元、谐振单元和变压单元,电源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
逆变单元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和第四可控开关,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可控开关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可控开关第一端和第二端、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并联有并联在一起的二极管和电容,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并联在电源单元的两端;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并联在电源单元的两端,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三端、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三端、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三端和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三端均与主控单元连接;
谐振单元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之间,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二电容并联在第二电感的两端,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之间;
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变压器的一次侧并联在第二电感的两端,变压器的二次侧分别与反馈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模块包括电源单元、逆变单元、谐振单元和变压单元,电源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
逆变单元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和第四可控开关,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可控开关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可控开关第一端和第二端、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并联有并联在一起的二极管和电容,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并联在电源单元的两端;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并联在电源单元的两端,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三端、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三端、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三端和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三端均与主控单元连接;
谐振单元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之间,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二电容并联在第二电感的两端,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二端与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之间;
变压单元包括变压器,变压器的一次侧并联在第二电感的两端,变压器的二次侧分别与反馈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本地控制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本地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单元和检测结果采集模块连接,远程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主控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7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粉末混凝土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水工建筑物水下清淤智能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