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脲醛树脂的增强助剂、用于纤维板的脲醛树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2058.3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路;陈晓栋;石志锋;李璐雯;陆美莲;茹铃珍;林业健;冼育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三威家居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3/34 | 分类号: | C08K3/34;C08K3/30;C08L3/10;C08L29/04;C08L6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脲醛树脂 增强 助剂 用于 纤维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脲醛树脂的增强助剂、用于纤维板的脲醛树脂及制备方法,该脲醛树脂由甲醛、尿素、三聚氰胺、增强助剂和烧碱溶液制备而成,其中所述增强助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40份的钠基蒙脱土、40份的氧化淀粉、12份的硫代硫酸钠和8份的聚乙烯醇。制备时,采用酸‑碱‑碱合成工艺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甲醛一次性投料,所述尿素分三次投料,所述三聚氰胺分两次投料,所述增强助剂一次性加入。这样制得的脲醛树脂,防潮性能和耐水性能明显提高,从而使采用了该脲醛树脂生产的纤维板具有高防潮、低吸胀特性,且优良的耐水性能,甲醛释放量达到E0级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脲醛树脂的增强助剂、用于纤维板的脲醛树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脲醛树脂胶粘剂指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脲醛树脂胶具有胶合强度高、固化快、操作性能良好、成本低廉、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在木材加工、装饰行业、纸张粘接、钢化涂料,尤其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等人造板用胶粘剂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其中,中密度纤维板因其结构细密、均匀性好、表面纤维分布平均、光滑等优点,再加上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家具制造、音响设备、车船业以及建筑装修等行业。但是申请人发现:因原材料等因素,板材本身具有吸湿性,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人造板企业只生产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型纤维板,耐水性较差,不但吸水厚度膨胀率较高,而且往往沸水中煮2小时或70℃热水中泡2小时即膨胀散架或不成型,更无法检测力学强度各指标等,目前市场上普通纤维板只能在干燥条件下使用,当用于制造高档办公家具、整体橱柜、卫生间家具、卫生间隔断、浴柜、存包柜、储物柜时,这些空间存在高湿度,有一定的局部高温和水浸泡,会因防潮防水性能差而出现分层、发胀等质量问题,这些空间内部使用的家具必须有较高的防潮和耐热性能。
同时,申请人发现:现有用于生产加工纤维板的脲醛树脂因为含有羟基,羰基,亚氨基等亲水基团,耐水性较差,水很容易就进入脲醛树脂胶粘剂中,从而导致胶粘强度的降低。为此,目前人们对脲醛树脂的疏水改性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通过共聚的方法向脲醛树脂中引入疏水物质,如苯酚,三聚氰胺,在缩聚反应阶段与脲醛树脂反应,形成疏水基团,从而提高脲醛树脂的防潮性能;另一个是通过向脲醛树脂中共混入耐水性能好的树脂(如环氧树脂),也可以达到提高脲醛树脂耐水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潮性能和耐水性能高,可使纤维板具有高防潮、低吸胀特性和优良的耐水性能、耐热水性能,甲醛释放量达到E0级标准的脲醛树脂,以及用于制备该脲醛树脂的增强助剂和该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脲醛树脂的增强助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40份的钠基蒙脱土、40份的氧化淀粉、12份的硫代硫酸钠和8份的聚乙烯醇。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用于纤维板的脲醛树脂,由甲醛、尿素、三聚氰胺、增强助剂和烧碱溶液制备而成,其中所述增强助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40份的钠基蒙脱土、40份的氧化淀粉、12份的硫代硫酸钠和8份的聚乙烯醇。
进一步地,所述三聚氰胺的重量占脲醛树脂重量的15~20%,所述甲醛与尿素和三聚氰胺之和的摩尔比为(1.00~1.1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纤维板的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由甲醛、尿素、三聚氰胺和增强助剂采用酸-碱-碱合成工艺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甲醛一次性投料,所述尿素分三次投料,所述三聚氰胺分两次投料,所述增强助剂一次性加入。
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醛全部一次投入反应釜中,并加入烧碱溶液,调节PH值呈酸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三威家居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三威家居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0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