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氧发生器及其产氧部件的检测治具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2369.X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胡鸣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M3/26;G01R31/00;C25B15/02;C25B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郭金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生器 及其 部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氧发生器及其产氧部件的检测治具和检测方法,其能解决现有检测方法和检测治具难以快速、准确、直观地对制氧组件、微氧发生器进行氧气的流量测试,导致检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一种微氧发生器及其产氧部件的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检测治具包括氧流量测试单元,氧流量测试单元包括缸体、筒体和氧气管,缸体内支撑有筒体,缸体的侧部设有观察筒体的透明可视区域,筒体的外侧壁或透明可视区域设有用于观测筒体内液位变化的刻度线,筒体至少对应刻度线的竖向区域呈透明状,筒体的底部或/和下部侧壁设有出液口,筒体的顶部设有引出管,氧气管的一端与引出管连接,氧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氧气接头并置于缸体之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电化学方法制造微流量纯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氧发生器及其产氧部件的检测治具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微氧发生器17,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71、安装于外壳171内的制氧组件4、电池172和控制板173。控制板173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制氧组件4的正极引脚421和负极引脚411电连接,控制板173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池172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控制板173还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731、直流恒电流模块、液晶显示器1732和开关1733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731为微压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1731与制氧组件4的尾管444用密封软管1734密封连接。液晶显示器1732和开关1733穿过外壳171的开孔外露于外壳171。
微氧发生器17的产氧部件包括电极1以及以电极1为主要部件的制氧组件4。
电极1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电极1主要由阳极支撑层11、阳极催化层12、固态电解质13、阴极催化层14、阴极支撑层15、阴极粘合层16组成。固态电解质13的阴极面在中部区域形成凸面131,固态电解质13在阴极面外沿处形成阴极折边132、在阳极面外沿处形成阳极折边133;固态电解质13的阳极面在中部区域形成凹面134;固态电解质13的阳极面的凹面134和阳极折边133包围形成凹陷限位区135。阴极催化层14处于固态电解质13的阴极面的凸面131上,阳极催化层12处于固态电解质13的阳极面的凹面134上。阴极支撑层15的外沿处与固态电解质13的阴极折边132通过阴极粘合层16封装在一起。阳极支撑层11和阳极催化层12进入凹陷限位区135。阴极支撑层15的中部区域、阴极催化层14、固态电解质13的凸面131采用热压的方式依次粘合连接;阳极支撑层11、阳极催化层12、固态电解质13的凹面134采用热压的方式粘合连接。阳极支撑层11的厚度大于凹陷限位区135的深度。
制氧组件4的结构如图4~图6所示,制氧组件4主要由电极1、阴极集电板41、阳极集电板42、功能膜43、底座44和绝缘束缚层45组成。阳极支撑层11的侧面、阳极催化层12的侧面、阳极折边133、凹面134的两侧部分、阳极集电板42的外沿面所围成的区域通过阳极L型粘合层46封装在一起。底座44包含出氧头441、凸台442、集气孔443、尾管444。集气孔443位于凸台442的中央;出氧头441、集气孔443和尾管444内部连通。凸台442与功能膜43粘合。底座44的台阶面445与阳极集电板42外沿面通过阳极底座粘合层47封装在一起。底座44、功能膜43、阳极集电板42、电极1和阴极集电板41依次堆叠后对其施加预紧力,再进一步缠绕绝缘带,形成绝缘束缚层45。
制氧组件4、微氧发生器17制造微流量纯氧的主要方法是电化学方法,通过对电极施加直流电,在其阴极处使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电催化反应生成水,水通过固态电解质扩散至电极的阳极侧并在阳极发生电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纯氧,从宏观上看,这一过程是对空气中的氧气的浓缩提纯过程。
制氧组件4、微氧发生器17制氧量十分微小,如3ml/h的微氧发生器,其流量是1升/分钟(60000ml/h)的家用机械式制氧机的二万分之一,现有的检测治具和检测方法无法针对如此微小流量的氧气发生器及制造该氧气发生器的核心组件和部件进行流量、浓度、电压和气密性的检测。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3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温计热敏线焊接机
- 下一篇:目标对象分组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