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割制片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2457.X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段兴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4/139;H01M4/13;H01M10/0525;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制片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割制片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电池壳和卷绕电芯;卷绕电芯包括电池极片,电池极片包括涂布区域和与该涂布区域相毗邻的空白区域,涂布区域涂布有电极材料,空白区域直接与电池壳相连接或者与电池壳上的金属接点相连接。将电池极片直接与电池壳连接在一起,省去传统需要极片叠加焊接极耳的工艺,有效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避免了极耳包裹在极片中刺破隔膜造成短路起火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由于无传统极耳占用电池内部空间,很大程度提升了电池的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本发明提供的切割制片式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生产效率高,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割制片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锂离子电池电芯装配方法有叠片式和卷绕式。通常都需要在极片上叠加正、负极耳焊接到外壳或通过软包封装的模式连接正、负极出来。这种现有的方式在制造工艺上非常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因为极耳是金属材料,包裹在极片中容易刺破隔膜造成短路起火;另外就是极耳在外壳内部占用很多有效空间,造成单位体积内的能量密度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的切割制片式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切割制片式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切割制片式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备电极基片,在该电极基片上规划有涂布区域和与该涂布区域相毗邻的空白区域;
(2)往所述涂布区域涂布电极材料,而空白区域留白;
(3)对完成步骤(2)的电极基片进行裁切成条,获得电池极片;该电池极片包括有涂布区域和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从所述涂布区域一侧凸起;
(4)对电池极片进行卷绕成卷绕电芯后,所述空白区域位于所述卷绕电芯的端面位置;
(5)将所述空白区域折平并直接与电池壳相连接或者与预先设置在所述电池壳的金属接点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通过激光切割或模切成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5)通过超声波或激光使所述空白区域与电池壳相连接或者与预先设置在所述电池壳的金属接点相连接。
一种切割制片式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池壳以及封装在所述电池壳内的卷绕电芯;所述卷绕电芯包括电池极片,所述电池极片包括涂布区域和与该涂布区域相毗邻的空白区域,该空白区域从所述涂布区域一侧凸起,所述涂布区域涂布有电极材料,在所述电池极片卷绕成卷绕电芯后,所述空白区域位于所述卷绕电芯的端面位置,所述空白区域直接与所述电池壳相连接或者与预先设置在所述电池壳的金属接点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极片整体外形轮廓呈L字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的空白区域均位于所述卷绕电芯的一端面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的空白区域均位于所述卷绕电芯的一端面位置,所述负极片的空白区域均位于所述卷绕电芯的另一端面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接点的数量为两个,并排在所述电池壳上,且两个金属接点相绝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极片的两表面均设有涂布区域。即电池极片采用双面涂布,更能提升能量密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为扣式电池或圆柱形电池,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