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气孔特征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2995.9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松 |
主分类号: | B28C5/38 | 分类号: | B28C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气孔 特征 泡沫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调节气孔特征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可以增加泡沫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内部形成“气孔”的空间;包括搅动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混凝土原料添加到混合容器当中;步骤二:使用搅动装置插入到混凝土原料中,并灵活调节搅动的角度,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动混合;步骤三:将制备好的混凝土取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调节气孔特征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11863155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气孔特征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该泡沫混凝土包括胀缩材料、水泥和拌合水,制备方法包括配合比设计、计算称取所需各材料质量、对干燥胀缩材料进行预吸水处理、拌制水泥浆液、将预吸水处理的胀缩材料与水泥浆液共同搅拌均匀,得到泡沫混凝土,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现有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所存在的消泡问题、孔结构问题、收缩开裂问题和发泡剂问题;在配合比设计时,本发明以干密度、设计孔径和设计强度为设计指标,可调节气孔特征,也弥补了现有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中只以干密度为设计指标而无法控制泡沫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足,使生产出的泡沫混凝土能够同时满足干密度和强度要求;但是该发明的缺点是不能增加泡沫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内部形成“气孔”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气孔特征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可以增加泡沫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内部形成“气孔”的空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气孔特征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混凝土原料添加到混合容器当中;
步骤二: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并不断的调节搅动角度;
步骤三:将制备好的混凝土取出使用;
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气孔特征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搅动装置,搅动装置可以调节搅动角度。
所述的搅动装置还包括多个叶片和多个框架,多个叶片均能够自转,其自转的边端轨迹为圆形,每个框架中均转动有两个叶片。
所述的叶片为平板形状。
本发明一种可调节气孔特征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利用搅动装置调节搅动的角度,便可以使混凝土原料在混合容器当中实现对流,使混凝土原料之间相互发生碰撞,既能使混凝土原料混合的均匀,还能在除了发泡剂的作用之外使混凝土原料之间因为碰撞产生更多的“气孔”来形成泡沫混凝土,同时利用不断错杂翻滚的混凝土原料将空气卷入到内部来形成“气孔”,进一步的加快混凝土原料的制备,从而节省发泡剂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中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稳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搅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中搅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中叶片形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中叶片形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松,未经李云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