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3265.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翠麦;王建源;陆启祥;蒙瑜;何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护理 包扎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底部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支撑板上方升降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凹槽滑轨,凹槽滑轨一端铰接有倾斜凹槽滑轨,两个凹槽滑轨之间设置有升降支撑组件,升降支撑组件位于支撑板和凹槽滑轨之间,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储物箱,两个凹槽滑轨端部外侧设置有拉动部,拉动部通过第一钢丝绳可拆卸连接有担架。本发明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包扎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急诊科经常遇到手臂或腿脚受到外伤的患者,需要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包扎等操作。在救护车接到患者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担架将患者运送至病床上,然而由于成年人体重偏重,往往需要多名医生协作才能将患者从担架运送至病床上,患者运送至病床上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包扎处理,包扎时由于患者腿部及手臂受伤,对于患者的体位移动也存在诸多不便,现有医疗器械中并没有一种辅助急诊科治疗患者手臂或腿脚外伤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包扎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所述支撑板上方升降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凹槽滑轨,所述凹槽滑轨一端铰接有倾斜凹槽滑轨,两个所述凹槽滑轨之间设置有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升降支撑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凹槽滑轨之间,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储物箱,两个所述凹槽滑轨端部外侧设置有拉动部,所述拉动部通过第一钢丝绳可拆卸连接有担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液压缸,所述支撑液压缸竖直设置,每所述支撑液压缸的顶部与一个所述凹槽滑轨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包括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举升液压缸,所述举升液压缸竖直设置,所述举升液压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四角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底端轴接有升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数量为至少六个,分别对应人体的手臂、背部、臀部及腿部。
优选的,所述拉动部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滑轨一端外侧的第一导向轮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滑轨另一端外侧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靠近所述倾斜凹槽滑轨的一侧,所述凹槽滑轨下方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导向轮下方,所述双轴电机轴接有缠绕轮,所述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缠绕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担架的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环,所述担架的支撑杆底部转动连接有四个滚轮,所述凹槽滑轨的凹槽底部开设有制动凹槽,所述制动凹槽的宽度与所述滚轮宽度相匹配,所述制动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滚轮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储物箱为带有门体的多格结构,所述多格结构内存放有医护用品。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将在凹槽滑轨外侧设置拉动部,通过拉动部拉动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拉动担架,将担架沿倾斜凹槽滑轨移动至凹槽滑轨的上方,将凹槽滑轨设置为升降形式,当担架移动至凹槽滑轨顶部时,通过升高凹槽滑轨可以使倾斜凹槽滑轨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直,减少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并且在凹槽滑轨之间设置升降支撑组件,升降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患者,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包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