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机组排气过热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3484.9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舒迎;赵东华;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久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2 | 代理人: | 吴茂杰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机组 排气 热度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制冷机组排气过热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开机,膨胀阀初始开度运行;
(2)实时获取蒸发压力P蒸、冷凝压力P冷以及排气温度T排,并据此实时计算得到实际排气过热度ΔT1、目标排气过热度ΔT2以及膨胀阀的理论开度;
(3)判断饱和温度T蒸是否小于预设阈值T1,预设阈值T1设置为高于最低允许蒸发温度5~7度;若小于,则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根据步骤(3)计算得到的膨胀阀的理论开度,并据此控制膨胀阀,并返回步骤(2);
(4)计算开度系数S,并据此计算得到膨胀阀补偿开度;其中,
开度系数S计算公式为:S=a+b*(T1-T蒸)c
a代表补偿开度起作用时的基础开度,b是放大系数,c是幂函数的指数,且基于样本学习的方法求解得到a、b、c的值;
膨胀阀补偿开度计算公式为:膨胀阀补偿开度=S*膨胀阀总步数;
(5)判断步骤(4)计算得到的膨胀阀补偿开度是否比膨胀阀理论开度大,若是,则输出膨胀阀补偿开度至膨胀阀,以控制膨胀阀的开度;否则输出根据步骤(2)计算得到的膨胀阀理论开度至膨胀阀,并返回步骤(2)。
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组排气过热度控制方法的制冷机组排气过热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机组;
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制冷机组的蒸发器及冷凝器上,用于实时采集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制冷机组的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连接的排气管上,用于实时排气温度;
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连接,实时获取得到蒸发压力P蒸、冷凝压力P冷及排气温度T排,并据此计算得到实际排气过热度ΔT1及目标排气过热度ΔT2;
控制器通过驱动器与制冷机组的膨胀阀连接,根据前述得到的实际排气过热度ΔT1与目标排气过热度ΔT2之间的差值计算得到膨胀阀开度,并通过驱动器控制膨胀阀开度,实现排气过热度控制;
控制器通过驱动器与制冷机组的膨胀阀连接,并且通过驱动器控制膨胀阀开度,实现排气过热度控制;其中,控制器采用的是PLC,PLC内设置有PID,目标过热度的计算和实际过热度的换算均由PLC完成的;PID根据前述得到的实际排气过热度ΔT1与目标排气过热度ΔT2之间的差值及该差值在前一段时间的累计情况及差值的变化趋势综合计算得到膨胀阀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机组排气过热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实际排气过热度ΔT1及目标排气过热度ΔT2计算如下:
根据过热度的定义,对于冷凝压力P冷,其对应的冷凝饱和温度为T冷,则计算得到实际排气过热度ΔT1=T排-T冷;
通过获取的P蒸和P冷换算出对应蒸发饱和温度T蒸和冷凝饱和温度T冷代入拟合公式计算出目标过热度ΔT2;其中,拟合公式通过如下得到:
通过对若干组T蒸、T冷及对应的排气过热度ΔT进行收集,以T蒸和T冷作为自变量,以ΔT作为因变量,建立公式:
ΔT=A+B*T蒸+C*T冷+D*T蒸*T冷+E*T冷*T冷
其中,A-E为系数;
基于样本学习的方法求解得到A-E的值,进而得到目标过热度ΔT的拟合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机组排气过热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其计算得到的蒸发饱和温度T蒸小于预设阈值T1时,则计算开度系数S,并发送给膨胀阀,其中,开度系数S通过预设阈值T1与T蒸的幂函数计算得到,即开度系数S=a+b*(T1-T蒸)c,其中,a代表补偿开度起作用时的基础开度,b是放大系数,c是幂函数的指数,且基于样本学习的方法求解得到a、b、c的值;其中预设阈值T1设置为高于最低允许蒸发温度5~7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机组排气过热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a取值为0.4~0.5,b取值为0.1~0.2,C取值为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久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久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4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